【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 冯勋明】2018年2月5日,青海姜有生律师事务所和青海水井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姜有生律师事务所将为“水井巷”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青海姜有生律师事务所,系经青海省司法厅批准、设立于2013年3月的个人律师事务所,现有专职律师十五名,兼职律师两名,全部具有大学法律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三名律师为法学硕士或法律硕士。事务所以银行金融、建设工程、政府法律顾问、刑事辩护为主要业务方向,自成立以来办理各类案件近千件,案涉金额二十多亿元,为客户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一亿多元,担任近五十家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中共青海省委、西宁市人民政府、青海省农牧厅、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银行青海分行等机关和单位为事务所服务客户。
事务所自成立以来,以服务青海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自成立以来律师队伍、法律服务业务均有较快发展,同时事务所十分注重法律理论研究与培训,事务所先后出版《求道》、《企业法律事务程序指引》等理论著作,不定期印刷发行事务所内部刊物《法义》,先后承担多家单位委托的专项法律研究课题,如《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外部法律环境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与风险防范》等。 “水井巷”商标背景:水井巷坐落于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宁是一座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东汉末已成为湟水流域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增多,经济繁荣,商号众多。据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西宁府新志》记载:“水井巷原名‘水眼洞街’,始于明末清初”。据说:南山寺根水渠的一条支流,通过西宁明清故城城墙南端下的一个洞眼流入城内,供西宁城内居民清扫及城内菜园灌溉使用。上世纪30年代,人们在此购地盖房、兴建作坊,逐渐形成街道,得名“水眼洞街”。新中国成立后,西门城楼及城墙被拆毁,街面拓宽拉直,面貌一新,遂更名“水井巷”。如今,城墙、洞眼、水渠皆不存,“水井巷”的街道却保留至今,日益繁荣。 姜有生律师说:一件质量事故,一场风波,一条新闻,多再大的品牌都会轰然倒塌的。“水井巷”作为青海的一张城市名牌,形象建设至关重要,保护和维护“水井巷”品牌,无疑是“水井巷”品牌发展基业中长青的基石。当前,保护“水井巷”品牌应该成为水井巷实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环节之一,水井巷实业要加强打击假冒、侵权和对商标、专利进行保护,预防和化解“水井巷”品牌危机,保卫“水井巷”品牌权益不受侵犯,公司要确保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保护品牌权益的重要性。 下一步,姜有生律师事务所将为“水井巷”品牌发展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顾问、项目谈判、防范法律风险等法律服务,依法对水井巷实业重大经营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参与公司企业规章制度的起草制订,审查公司重大合同,为“水井巷”品牌发展规律及青藏经济发展现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