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小路两旁,蒲公英仰面朝天地平躺在泥土上。我们随手采了几大株。今晚的饭桌上会有凉拌蒲公英!
[南京]侯萍
动,泛起浅浅的金辉。 下山的小路两旁,蒲公英已经老了,仰面朝天地平躺在泥土上。我们随手采了几大株,今晚的饭桌上会有凉拌蒲公英!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秋天里的山居一日,还真是这样度过的。
清晨六点刚过,山路上已有打水的人上上下下了。这座山的名字很美,称作锦屏山,但当地人都叫它南大山。外地来的驴友,问路要说南大山哦。取水处位于半山腰的白鸽涧中段,泉眼墨幽幽的,水汽氤氲,有点仙境的感觉。一只干净的白铁小桶,系一截棕绳,桶底有一活门,水满时活门随即关闭。人们把小桶里的水倒进自备的容器中,打个招呼便下山了。
打水的人们淳朴谦和,时间一长便成了脸熟的水友。通常,还要赶着上班的水友来得早些,运水的交通工具应有尽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都随意散布在山脚下。登山晨练的老人下山时,便顺便带上一桶山水回家。朝阳在他们身后冉冉升起,银发周围好像镀了一圈金色的光晕。
打水归来,一顿家常早饭吃得喷喷香。九点钟,我们扛着借来的新鱼竿去水库钓鱼。天气晴好,日头温暖,水面上风平浪静,波光粼粼。几条肥美可爱的鲫鱼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乖乖跟着我们回家了。有一天风大,垂钓一天都无甚收获,于是就有人去市场买了几条鱼带回家,做个面子。
山里人都不贪婪,取水够用就好,钓鱼吃一顿就行。我们只钓了三条鲫鱼,就收杆回去了。其中一条炖了鲫鱼豆腐汤,另外两条做了道红烧鲫鱼,外加一盘清炒鸡毛菜。女主人沏了一壶茶端上来,说是春天里采的蒲公英,花球依旧雪绒绒的。大家各自倒了一杯,果然清香扑鼻,散发着浓浓的山野味儿。女主人说,采来的新鲜蒲公英需要先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进开水锅里焯一下立即捞起,再用冷水激一遍保持青色,然后沥水晒干。这样,便可以喝到第二年春天了。她还说,蒲公英略有苦味,如果嫌苦,可以加点枸杞,青里透红,既好喝又好看。
在锦屏山南麓,1979年发现了三组岩画,距今约有7000多年历史。自1980年以来,全国众多知名学者对这部“东方天书”进行了分析研究,至今尚无破解答案。下午四点钟的光线,柔化了石刻的古老线条,圆润处愈加润泽,雄浑处更见力道。我给看守岩画的老人敬了根香烟,他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老人自从岩画发现时就守在这里,至今已三十多年!
夕阳下的老人,悠悠然地吸着香烟,一边如数家珍地指点讲述。最生动有趣的是,他每讲一处之前,都有一句引言:“考古说……”。我们知道,他说的考古是指考古学家。一介山民,表现出对科学家如此的敬重,让我们也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那些太阳图案,那些用短线和圆点表示五官的天神脸面,随着老人的手指挥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