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黑猫警长》原著作者诸志祥在上海病逝。消息传来,唤起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黑猫警长、葫芦娃、邋遢大王、舒克和贝塔……这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在动画片中的形象,代表了国产动漫的一段黄金岁月,特别是在75后到85前这一代人的脑海里留有深刻印记。
9月9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片方在微博宣布该片正式下映,一群“为猴子倒海排山造这场绮梦的人们”用一个夏天近10亿票房的成绩,构建了这一代中国孩子的新的动漫记忆,同时,也为国产动漫迎接又一个黄金时代创造了可能。
两天时间,两则新闻,承载的是国产动漫的30年历程。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为国产动漫的盛景不再、为中国孩子只爱看迪士尼出品或日本制造而感到焦虑,催生这种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国产动漫制作水平长期停滞不前,不仅技术远落后于美日韩等国家,同时,也几乎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和内容。国产动漫制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一环是充满中国元素的想象力被稀释了,中华文化韵味淡薄了,以至于失掉了中华文化精神。
国产动漫创作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1961年上映的 《小蝌蚪找妈妈》曾获瑞士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银帆奖。同时期的《大闹天宫》更是家喻户晓。这两部优秀作品的共同点是,具有丰富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其后,不管什么时期出现的作品,凡成功者,无不具有同样的特征。例如,黑猫警长能够打动一代孩子的心,是因为它的智慧勇敢、善良正义是中华传统美德。 “大圣”给今天的孩子造了一个英雄梦,这梦里同样贯穿着非常中国的精、气、神。
然而,必须看到,今天的大多数国产动漫作品仍只见中国之形,难见中国之魂。中国之魂是什么?就是中华文化精神。
很多创作者其实很清楚国产动漫的病症之所在,因此,近年才会出现一股以“中国化”和“非常中国”为口号的创作浪潮。但是,“中国化”不是仅仅靠披上一件镶满中国元素的外衣就能实现的,重要的是能够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现并诠释中华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如果失去了本民族文化精神的附着,当然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遑论繁荣。
面对舆论升腾起的怀旧情绪和重燃的希望,创作者真的应当更深入地思考,要把找回国产动漫的中华文化精神作为创作的第一原则。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