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热点事件

时间:2015-05-08  来源:新华网  

 

    王 勉

 

    最近几天,有两则新闻热爆网络:一是云南女导游韩某骂游客“脸都不要”、“骗吃骗喝骗旅行”的视频被曝光;二是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

    这两则新闻刚“落地”时,舆论想当然地几乎一边倒,大骂导游韩某违背职业道德,“黑心导游”强迫游客“过度消费”;大骂打人者凶残,男人打女人,对受伤的女司机表示极大同情。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有些事表象和事实差别之大,“过山车般”,甚至会让你觉得有点懵。上述这两则热爆新闻,现在看来就给人这种感觉。女导游骂游客事件,随着舆论的进一步发酵,以及女导游的声明,哭诉,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些游客参加的是“1元钱团费”的旅行团,这种团和之前“零团费”几乎没什么区别,是被明令禁止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此低的团费,吃住行那么多的运行成本,怎么可能确保服务质量。加之,一些导游“没有底薪、没有社保”的生存状态等,随着这些要素逐步释放,多数网民发现“导游韩某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黑心、那么可恨”,甚至有人反过来同情韩某。

    同样成都女司机被打一事,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迷雾被逐步揭开。女司机从被打后收获同情,到行车记录仪曝光真相,48个小时,事件和舆论出现逆转,截至5日18时,新浪网调查显示,68.8%的网友认为此事是女司机的责任。

    联想到之前众所周知的“纸馅包子”事件、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在微博上炫富的郭美美系列事件、云南昭通地震灾区“浑水泡面”事件、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等等,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事件的开始和结尾出现大逆转、公众对事件真相的认知出现大逆转。

    凡此种种,不由得引出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话题——在网络时代,在人人都握麦克风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面对热点事件、热点舆情?

    讨论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当下不时发生的让人大跌眼镜的事件,在告诫和预警这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评价体系,以及公众情绪的释放通道出了什么问题;二是就个体而言,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然地先入为主,随波逐流;三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关心事件的网民、媒体,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

    “打得好”还是“不该打”,“路霸”族错还是“路怒”族错,真的是“黑心导游”还是被逼所致,个中原因错综复杂,对于围观者而言,未必非要打口水仗,甚至挖坟党般地挖出当事人的私生活,这些都是不理性的行为。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多年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喜欢道听途说,有的也只是听了一半,理解得似是而非,甚至没有经过思考,想当然地先入为主,做有罪推定;有的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随波逐流,瞎起哄,对一个“未经考证”的新闻事件表现出数倍的反应。

    一个健康的、健全的、文明的社会,必须是法治的、理性的。这就要求作为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个体,要努力做到法治、理性。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法律意识。每个人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面对突发的热点事件,不是在未知真相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抒发不理性的情绪,而是首先想到法律调查的结果到底怎么样,到底合不合法,依照法律到底是谁的责任。

    真相意识。真相是认识事物、化解一切矛盾的基础。面对任何热点事件,不要仅凭一点点表象“迫切归因”,人云亦云,而要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不是符合常规逻辑。正如有评论所言,“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说是非,后说利害”。

    责任意识。纵观发生的多起开始和结尾让人大跌眼镜的热点事件,无论对事件当事人、传播者以及信息接受者而言,有个共同点就是责任意识不强。不少事件当事人为了博取网民同情和社会谅解,避重就轻,甚至编造、捏造事实,给人以假象。在传播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违背新闻事实,大搞标题党、标签化,甚至屏蔽一些重要的新闻事实,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有的为了媒体私利,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为不法者代言,为歪曲事实者当传话筒。作为信息接受者,一些人不经思考,没有是非标准,没有言行底线,无原则地同情“弱者”,不自觉地憎恨“强者”。

    在纷繁芜杂的网络时代,在节奏快得让人窒息的当下,要避免这种“大跌眼镜、大逆转”的事件发生,除了要坚守法律、真相、责任意识外,不妨让自己的思考慢下来,让自己的内心慢下来,也许这一慢,会让你看到更多真相。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