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11月4日电 (记者庞革平、谢振华、王云娜)别墅绿树掩映,清溪盈盈绕村,柿子金黄压枝,400多人的小村庄,每年涌进20万观光客,昔日贫困村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如今景色和土货都“变出钱”,游人品月柿、逛柿园、打油茶,村民年人均进账超万元,家家盖楼,户户买车。
变化源自两年前启动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广西提出用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阶段建设,以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全面打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
清洁乡村,点多面广,任务艰巨,政府“总揽不包揽”,最大程度激活群众的力量。凤山县长峒村群众自主研发设计“一炉两池”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运行成本低、二次污染少;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清运垃圾实行招投标,节省开支,账目公开透明……截至目前,农民群众投工投劳4200万人次,全区78%的村屯成立了村屯理事会,76.6%的村屯组建了保洁员队伍,乡村保洁员人数达16.89万人。
广西各地基础条件不一,政府“引导不主导”,活动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新技术、土办法齐上阵。目前,广西已建立起县城周边20公里范围内“村收镇运县处理”、乡镇周边“村收镇运片区处理”和边远乡村“就近就地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基本覆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广西将乡村建设活动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引导社会资金、物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出一点、社会筹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群众集资一点”机制,两年多来共整合资金267.33亿元。同时开展乡村环境卫生专题立法研究,计划年内出台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
新颜新风共生,山水乡愁相融。两年多来,广西“美丽新风”持续劲吹,开展环境整治行动86.3万次,清理垃圾1131万吨,清捡田园587.5万亩,清洁水源24万处,全区39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4.4%以上。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也显著提升。“过去,屯里污水横流、垃圾乱丢;现在,屯里有了保洁员,垃圾桶每户一个,垃圾有人管、有地放了。咱屯就像洗了澡、理了发,大变样,哪个还舍得糟蹋?”隆安县那桐镇雷步屯村民卢生光说。
“美丽广西”有面子,更有里子。越来越多的村寨,像红岩村一样走上生态致富路。观光农业、有机农业、清洁能源、农家乐等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仅乡村游现在一年就让全区农民进账近300亿元。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