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耿诺
无障碍电梯将乘客送到地面,紧邻的过街天桥上却全是台阶;从地铁站向外延展的盲道,被一排排隔离栏打断;想要登上公交站台,却迈不上那台阶……本市现存的无障碍设施“断点”,有望在未来几年中逐渐被打通。
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委获悉,《北京市城市道路空间无障碍系统化设计指南》和配套图集已经发布。这份指南和图集,将从规划、施工和验收等环节,填平现存的无障碍鸿沟,让残疾人、老年人、拖着大箱子的行人,都能体验到无缝衔接的无障碍设施服务。
现状:
全国领先 但出行仍遇“槛儿”
地铁站外,自行车租赁网点倒是方便了能骑车的人,可一旦停上车,盲道就被压在了车后轮之下;
过街天桥上,紧邻着台阶的最高处,盲道破损了半截,被补上的,只是普通的地砖;
人行道上高高的马路“牙子”,挡住了轮椅的去路;
公交站旁,紧贴着盲道设置的垃圾桶,会让人蹭得一身脏。
这样的情况,在北京也存在。由于设计、施工、后续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无障碍设施成了“断线的珍珠”,不能对残障人士的出行起到实际辅助作用。
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十分常见。2015年12月,住建部、工信部、中残联等多部门表彰了全国无障碍建设市县,北京16区全部入围,是全国惟一一个辖区全部达标的省级单位。“所以要再提升,可以从基础较好的北京开始。”这位专家说。
如何提升呢?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都需要在下一步新建、改扩建过程中把“断点”的无障碍设施打通,让不完整的无障碍设施连续起来。新发布的这份《指南》适用于市域范围内新建、改扩建的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规划及设计,农村道路也要参照《指南》执行。
破解:
50多项通病 均被开“药方”
从2014年开始,市规划委、市残联组织有关部门选定了西直门、车公庄、金融街、长椿街、崇文门外、北京南站、奥运中心区、四惠8个区域道路系统,调研组人员以盲人、肢体残障人士的切身感受出发,体验了8个方面。随后,将其中不尽如人意的50多个常见问题列入《指南》之中,并给出了相应的“药方”。
缘石坡道不平整、不防滑、有积水,需要改造;盲道被树木、电线杆、拉线等障碍物占用,要讨论改造需求;人行步道宽度不足,要结合道路大修统一改造;轮椅坡道被占用,需要加强管理……这50多种状况,在《指南》中被开了4类药方,可以对症下药。
《指南》和图集中的药方,达到了“拿来就能用”的程度,例如对缘石坡道的高度设计,细化到了毫米级。“如果因施工因素造成高差时,应保证高差小于10毫米。”参与《指南》撰写的专家说。
角力:
设施“打架”时 无障碍优先
通常情况下,一条道路要摆上很多公共设施,红绿灯、垃圾桶、邮筒、电话亭等。现在无障碍设施不连贯,和这些设施多部门分而治之、相互“打架”有关。
《指南》中规定,无障碍设施与其他设施的设置产生矛盾时,在不产生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无障碍设施优先于其他公共设施的设置。这也意味着,在道路下敷设着的水、电、气、热等多种管线,如果要露头,都要选择地面上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出口。垃圾桶、车站站牌等都要先给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让路”。
根据《指南》,本市未来所有新建工程,都将把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内容。而对既有道路的无障碍改造,将融合在市区两级年度道路改造和修缮任务中进行。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