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是我做的蝴蝶兰,这是郁金香,这是梅花……”72岁的许玉兰拿着手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展示着自己做的绢花。当看到张宝文赞许地连连点头时,老人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23日上午,由张宝文带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组,开始在北京市展开检查。
许玉兰学习制作绢花的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是此次检查的第一站。这个中心由街道敬老院改造而成,集居家、社区、机构功能“三位一体”,助浴室、日间照料室、老年餐厅、志愿服务站和信息管理中心一应俱全,自去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颇受当地老人欢迎。
许玉兰和其他很多由中心照料的老人每天都会来这里,由志愿者带着“娱乐娱乐”。他们并不住在中心,每天都会回家。
“午饭也在这儿吃吗?”张宝文关切地问。
“一天三顿都在这儿吃。”许玉兰回答,“这里午餐、晚餐只要10块钱,而且吃得很好,花样也多。”老人很满意。
北京市于1990年进入老龄社会。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21.6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4.9%。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00万。
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给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更好地促进老有所养,成为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思考的焦点。依托社区建立养老服务平台是几经摸索后找到的有效方式。
“老父亲今年高寿?”对着屏幕上的杨保安,张宝文问道。
“今年86岁,已经生病卧床很多年了。”杨保安说。
虽然相隔几公里,却宛如面对面交谈。这正是养老照料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养老所使用的智能硬件之一——在老人家中安装的智能视频监控机。
右安门街道工委书记王百玲告诉检查组,中心为辖区有需求的105户老年人家庭,通过网络连接相关设备来提供应急救援、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人文关怀等菜单式服务,还建立了为老服务电子围栏,全面掌握老年人健康和生活信息,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对养老中心的服务,你满意吗?”这是张宝文最关心的问题。
“特别满意。这个监控机是免费安装的,我不在家时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父亲的情况。”杨保安说,“中心还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和家政服务,真的很贴心。”
针对北京养老发展现状及老年人需求,北京市加快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期让各种类型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相应服务内容,增进全体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将养老照料中心比喻成一艘航空母舰,依托这一平台,“夯实中间、带动两头”,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是他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2014年,北京已建成104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预计到2016年建成208个,基本实现城区覆盖。
83岁的宋玉琪和85岁的王慧芬一起住在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检查组一行到达时,两人正坐在床上看新闻。
“您坐您坐,我也坐,我们聊聊天。”张宝文拉过凳子,坐在老人的床前。
“您二位在这住多长时间了?”张宝文问。
“九个多月了,去年12月份来的。”老人回忆说。
“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环境很好,房间很整洁,服务也周到。”
“吃得怎么样?”张宝文又问。
“饭菜很适合老人的口味,因为牙都不好了。”宋玉琪笑着说,“营养丰富,荤素搭配,还有粗粮。”
如今的宋玉琪性格开朗,与检查组有说有笑。谁能想到,九个多月前,她是抹着泪来的养老照料中心。
“那时不愿意过来,但又不得不来。”宋玉琪说,自己得过两次心梗,孩子还要上班,家里没人照顾,只能来这里。结果这里“好得出乎意料”,她每天在这里都乐呵呵的,而且“再也不用怕一个人在家会变痴呆了”。
宋玉琪的话引来一片笑声,却也说出了很多老人的意愿和担忧。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的第一选择。然而,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和居住离散化的趋势,使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对此,张宝文强调,要适应新形势,立足夯实居家养老这个基础,大力发展养老社会化服务,探索打造居家养老与社区照顾、上门服务紧密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北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说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张宝文肯定道。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