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南平市中心有一座海拔不足千米的九峰山,站在六峰的平台就可以将这座依山傍水的城市尽收眼底,登顶似乎也已经没有必要。
身处南平市的南孚电池就像是站在这样一个位置——在干电池行业它已经是不可撼动的龙头,但已经摸到行业天花板的南孚,是继续登顶?还是回头看看背后其他的风景?
2014年11月底鼎晖投资从宝洁公司手中收购南孚电池,对褪去外资控股身份的南孚来说,这或许是新生的机会。
新挑战也随之而来——新方向在哪里?新业务如何推广?如何让团队重拾“破釜沉舟”的决心?时代变换,南孚的“元老”们也不再年轻,南孚近十几年的“稳健”惯性反倒成了蜕变的羁绊。
尴尬的外资时代
年产值超过20亿元,连续二十年中国销量第一,行业市场占有率75%——南孚电池在干电池行业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
但伴随南孚电池的只有市场份额的增长,新市场、新业务的拓展可能在十几年前就被一刀切掉了。
从摩根大通到吉列,再到宝洁,南孚电池董事长丁曦明坦言跟“洋东家”学习到不少先进经验,但在他看来,南孚这些年之所以能平稳增长,重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早早就成了职业管理人团队,没有利益瓜葛,无论股东如何变动,都不影响企业管理模式,能够持续地推进企业发展保持稳定。
在出售股权给外资之前,南孚员工的工资待遇远远领先当地其他企业,提起南孚,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而如今,这光辉时刻早已经远离南孚人多时。待遇的变化或许也正反映了这家企业增长表象另一面的苦楚。
保守的策略源于外资股东的要求。“对宝洁而言,我们只是利润来源。”南孚电池常务副总经理刘荣海说。不只是宝洁,摩根士丹利和吉列都有自己的算盘,南孚只是他们布局中的一颗棋子,若不是南孚保持稳定增长,说不定就如同小护士、丁家宜、三笑等知名名族品牌一样随着外资收购消失匿迹。
丁曦明是继创始人陈来茂之后南孚电池的第二任总经理,也是一名职业经理人,是在南孚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元老。作为与南孚共同成长的人,这十几年间带领南孚斡旋于多方之间,也让他颇感无奈与尴尬。
南孚电池创始人陈来茂曾在中国市场带领南孚击败金霸王以后一度想要乘胜攻下美国市场,但控股权的旁落让这位南孚老人无力回天。“十几年前,一家大零售商选择南孚当中国供应商,但因为跟金霸王同属吉列集团的关系,我们被要求不能进入对方的市场,所以去参与投标时,不是提高价格就是拖沓应付。现在这个机会已经到了其他厂家手中了。”南孚副总经理刘荣海说。
同样在“宝洁时代”,丁曦明说,南孚6%的年增长率都已经在整个集团内算是业绩突出的了,“但年增长速度不能太快,不然无法保持更高增长的时候会被严厉问责。”丁曦明说,不是企业不想放开去增长,而是外资股东的死板的“稳定增长”让企业只能出此下策。
“当时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年底客户来进货,我们告诉他们不卖了,等过年再卖。这让很多经销商觉得莫名其妙。”南孚一位销售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说。企业活力已经被压制了,发生这种奇怪的事情也是无奈之举。南孚根本不被允许拓展市场,这样的“进取心”会破坏股东集团旗下品牌固有的布局平衡。
如今鼎晖购回股权,“游子”南孚终于可以“回归”。早在1999年,宝洁接盘南孚时,南孚的管理层就认为宝洁品牌过于庞杂,应该瘦身、剥离,如今终于成真。
谈及新接盘者鼎晖投资,他希望下一次董事会能够讨论南孚下一步要怎么走。
新的领域?两种可能
南孚的下一步,是要建立在不忘老本行的基础上。但已经是75%的占有率,再多一两个百分点对于南孚而言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靠降价打价格战,大部分厂商都活不下来的。就算南孚不挣钱,其他厂商也一定会亏钱。南孚绝对不会这么做。”丁曦明说。
但“良性发展”对于干电池行业来说,不止是打不打价格战的问题。“实现电池的无汞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王金良教授说。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顺应产业环保升级发展的趋势,2015月2月1日起,国家将对电池、涂料等征收4%的消费税,其中对无汞原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锂原电池等免征消费税。干电池行业分为无汞电池企业和有汞电池企业两种,南孚属于前者,完全在政府免消费税行列,在传统电池领域南孚有绝对优势。
“如果我们想进入别的领域,怎么做?”刘荣海自己喃喃说道。
或许同行“劲量”给出了一个可行之路。这家世界领先的电池和便携照明设备生产商在主业之外开拓了消费品领域,形成了以电池与便携式照明产品为主的家用产品部门,以及拥有舒适牌(Schick)刮胡刀和防晒乳等品牌的个人护理部门。新业务的拓展对劲量控股的市值提升巨大。如今近90亿美元市值的劲量控股已经宣布将拆分两大部门并完成单独上市。
在刘荣海看来,如果劲量还停留在电池企业领域,是不可能完成市值三倍增长的,大幅增长只能依靠新业务的拓展实现。
“南孚也可以做出这样的跨越,不仅在电池业务延伸之外的小电器领域,而且在日用护理的消费领域存在巨大商机。”刘龙海说,“我的想法也会对董事会讲,要敢于投入、加强合作。”他相信凭南孚的财力和渠道,足以跟这些领域的大企业合作,即使只分得一小部分业务的授权,“南孚要进取一点,要敢于去做。”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