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艺术学院毕业展上撒钱的照片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该学院一老师回应称,这么做是因为毕业生要制作一个毕业设计,想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另外,撒的“钱”是道具币,不是真钱。(《新文化报》5月12日)
毕业设计讲究创意,追求轰动效果,本无可厚非,然而标新立异也得有个度,撒钱这种做法显然欠妥。真钱也好,道具币也罢,撒钱行为本身就带有炫耀、挥霍财富等负面含义,与纯净的校园文化氛围格格不入,更有违教育的初衷。试想在毕业设计中加入这样的环节,除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之外,对主题表达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况且我国法律对人民币的流通有着严格的规定,学生所使用的道具钱币具备一定的仿真度,涉嫌仿制人民币图样,是法律明令禁止的,由不得学生随心所欲。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所学的集中展示,既检验着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反映着学生的文化修养。学校有责任做好把关人,引导学生多创造一些既有新意又能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撒钱这样的任性之举还是少些为妙!
焦以璇 文 薛红伟 绘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