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一系列基础教育重大建设工程,全面提高了中小学图书馆的保障水平,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的不适应,《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对这些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提出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除了在规范中小学图书馆的常规工作和传统服务方面提出要求以外,《意见》还着重在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带动书香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新任务。
《意见》涉及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点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细化和落实。在延续上述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围绕新时期的中小学图书馆事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加全面和深入。《意见》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既有宏观的政策导向性内容,也有微观的技术层面的操作性内容。
笔者认为,《意见》不仅是一份政府颁布的指导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工作文件,也为中小学图书馆领域的学术研究释放了一些“信号”,反映了未来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研究中小学图书馆的问题要注意学科交叉,要与教育学的学科交叉,中小学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重要区别就是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属性。还要与新闻出版学的学科交叉,《意见》在确保馆藏资源质量,规范馆藏采购机制,建设书香校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涉及出版领域的内容,这也为图书馆学与新闻出版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另外,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和研究重点在应用。尽管基础条件、馆藏建设是需要投入和解决的问题,但是中小学图书馆要发挥最大综合效益,依然要把工作重点和研究重点放在应用上。《意见》在应用方面也有比较充分的体现。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