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教育要当好“创新驱动”的轮子

时间:2015-03-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李桢

  今年两会已临近尾声,有一个词在两会上出现频度很高,即“创新驱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

  作为来自教育战线的人大代表,我多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谈到“创新驱动”,最先联想到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因为决定“创新驱动”的关键还是人,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今天更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使命。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到创业洪流之中的生力军,应该是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深入考虑的问题。在我看来,每个阶段的教育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承担的培养任务各有所长又互为基础。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和爱好。高中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深层次人生规划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品质,因为自主能力强、文理交融、学有所长的学生,才更有可能具备创新的潜质。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鲜明的学科和专业培养倾向,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与选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样重要。

  其实,我认为最具创新发展空间的是职业教育。我国当前有近2500所高校,其中高职院校约有1300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下,保持中职与普高学生比例相当,高职和普通高校学生比例相当,探索中高职和专业硕士的贯通培养,加大在职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等,这些举措的实施,将为职业教育迎来创新发展的春天增添砝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被列入2015年重点工作,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谈到“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整体设计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教育部等制定四个配套文件,对关键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启动上海、浙江高考试点。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对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深远影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从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入手,花大力气,啃硬骨头,打破惯性思维,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难题。无论是为高等院校培养优秀学生,还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都肩负特殊的使命,我们对改革充满期待。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阶段重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核心是学生要有选择权。自主选择的关键是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人发展需求选择考试的类别,选择学习科目和考试时间,选择成绩的递送,这不仅是对学生自主权的充分尊重,更是让学生获得创新与特色发展自由的体现。一个极具包容度的学校文化,一个丰富多样而有层次的课程规划,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校园秩序,一个面临竞争和选择的从教氛围,可能都预示着学校将发生深刻变革。我觉得,只有这样的学校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的种子,才有可能成为民族复兴的沃土,也是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梦想所在。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