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朱虹 山水旅游:俊伟诡特与扬优成势

时间:2017-12-22  来源:互联网  

    山水旅游是以山水为载体,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旅游设施为必备条件,以游客观光揽胜、寻幽探密、休闲度假为主要形式的基本旅游业态。江西具有发展山水旅游的独特资源条件。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赞颂江西山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壮观也”。如何保护、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推动江西山水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对形成“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树立江西旅游鲜明形象,建设旅游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清山

    一、名山大川是江西旅游最重要资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以山形容厚重卓拔、独立自持的仁者风范,用水描述圆融通脱、上善大度的智者气质,这足以说明山水与仁者智者的相融共通。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对名山胜水情有独钟,并留下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逸事。山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沉淀千百年的山水情结。直至今天,人们仍喜爱亲近自然,期待踏足秀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质朴,呼吸清新的空气。江西是山水旅游资源的富集地,自古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4.2%,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湖泊2700多个,成为国内外游客无比向往的旅游胜地。

鄱阳湖

    江西三面环山,南有九连、大庾层峦叠嶂,东有武夷、怀玉峻峭矗立,西有罗霄、幕阜、九岭逶迤巍峨。众多的山岳型旅游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庐山襟江带湖、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素享“奇秀甲天下山”之盛名。井冈山既是享誉天下的革命摇篮,且又“峰雄林茂苍竹翠,瀑壮壑幽杜鹃红”,是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三清山是天然画卷,怪石惟妙惟肖,堪称峰林奇观。龙虎山丹峰悬崖峭壁,秀水碧透流霞,道教和崖墓文化源远流长。龟峰山峦峻峭,怪石嶙峋,无峰不“龟”。除此之外,还有武功山连绵十万亩的“云中草原”;明月山浪漫的“月亮文化”和温润可人的富硒温泉;大茅山林茂峰俊、飞瀑流泉,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山之一。东江源头三百山、千峰之首黄岗山、南昌梅岭、上饶灵山、大余丫山、安福羊狮慕、会昌汉仙岩、崇义阳岭、宁都翠微峰、广丰铜钹山、婺源大鄣山、铜鼓天柱峰、永修云居山、修水黄龙山、吉安青原山等等,皆是钟灵毓秀、美景怡人。

“悠、秀、绝”

    江西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内河汇流鄱阳湖,进长江、入东海,奔腾不息。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世界生命湖泊网中国唯一成员,号称“珍禽王国”、“候鸟天堂”。西海千岛落珠、山水交融;仙女湖山水相映、水天一色;陡水湖湖抱岛环,景色秀美。大觉山峡谷漂流在3.6公里内落差达188米,给游客以动静结合、有惊无险的无穷乐趣。此外,全省飞瀑流泉比比皆是,目不暇接。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中国瀑布文化的巅峰;井冈山“五潭十八瀑”层层叠叠,气象万千;丫山瀑布群整体落差220多米,大小瀑布相连,叹为观止;萝卜潭瀑布堆花溅玉,令人赏心悦目。全省已发现天然出露的温泉100多处,具有独特的疗养保健功能,非常适宜旅游开发。南昌被誉为“中国水都”,水域面积达2204.4平方公里,占29.8%,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甲;九江枕长江而揽鄱湖,南门湖、甘棠湖、白水湖、八里湖碧波荡漾,自古就是游览胜地;赣州八境台外章江、贡江临墙并流,三江六岸集城区美景大成,再现古赣州滨江沿线的魅力风采,成为颇有品位的文化休闲旅游长廊。

井冈山瀑布

    江西山水交相辉映。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山水共耀,蔚为壮观。庐山、鄱阳湖为世界级的山水旅游资源,两者相互毗邻,资源类型各异,景区优势互补,形成了湖光山色、山水一体的旅游景区集聚地。石钟山襟江扼湖,集山、江、湖于一体,堪称“江湖奇峰”。龙虎山芦溪河清澈碧透,倒映着丹山绿树,宛如人间仙境。还有庐山西海与云居山、陡水湖与五指峰等等,都是山水交融的旅游景区。众多高品质的温泉也大多分布在名山周边,让游客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温泉的浓浓暖意,大大增强了山岳型景区在传统旅游淡季时的吸引力。如明月山与温汤温泉、庐山与星子温泉等,山岳与温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了以山带泉、以泉促山、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明月山温泉

    江西山水文化厚重。在江西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文人仕宦、高贤大德隐匿于山水之间,沉醉于万物之理,或谈佛论道,或开坛讲学,藉山水之美孕育了光辉璀璨的赣鄱文化,形成了极具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化山水景观。早在魏晋时,高僧慧远依庐山创净土宗、建东林寺。自唐以后,江西佛教逐渐兴盛,祖庭名寺多据山肇建。行思在青原山建净居寺,大振禅风;怀海依百丈山建百丈寺,创清规戒律;道容在云居山建真如寺,成为中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此外还有杨岐山普通禅寺、仰山栖隐禅寺、洞山普利禅寺等等,皆是佛因山而显赫,山以佛而知名。江西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源流之地,禅宗的定型之地。同时,江西也是道教圣地,众多道士真人在此开宗立派,开辟洞天福地。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结炉炼丹,创立天师道;葛玄在阁皂山结茅修道,创立灵宝派;许真君择西山之阳,开创净明道。此外,江西著名的古书院也多择建山水胜地,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等无不鼎立深山水畔。历史上,众多人文巨擘也与江西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翰墨词赋。陶渊明寄情桃花源中,表达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王勃于赣江之滨,书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佳作;李白登临庐山,赋诗《望庐山瀑布》,以奇特瑰丽的想象而成为千古绝唱;苏轼笔下的“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字里行间透着对江西山水的赞美;辛弃疾在郁孤台下遥望赣江滔滔激流,发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感叹;毛泽东写下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等等,无不表露出圣贤伟人们对江西山水的痴情与挚爱。丰富的山水文化,为山水旅游注入了深厚的内涵。

青原山静居寺

    二、山水旅游在江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山水旅游是江西旅游发展的主体部分,起步早、规模大、品牌响,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地位突显。

    1.山水旅游是江西旅游的主要载体。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明月山等一直是江西的主要旅游景区,是江西旅游的主要承载地。

明月山

    2.山水旅游是江西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江西山水旅游收入约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0%。2012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A级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公布了营业收入前10名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江西的庐山、井冈山、三清山位列其中,其中庐山、井冈山高居前二名。

井冈山

    3.山水旅游是江西旅游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明月山、篁岭等成熟景区已得到市场认可,但也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只有黄金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才出现游客接待饱和状态。通过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开发经营性项目,这些成熟景区的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效益还可以大幅提升。此外,江西还有一批已经开发但尚不够成熟的景区,比如武功山、羊狮慕、石钟山、龟峰、西海、灵山、大茅山、丫山、葛仙山等;以及一大批尚未开发或刚开始建设的旅游景区,比如铜钹山、黄岗山、阳岭、九连山、鄱阳湖湿地公园、官山、军峰山等,资源规模宏大,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旅游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完善,这些景区将展现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大批游客,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江西山水旅游乃至整个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武功山

    同时,江西山水旅游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山与水的旅游发展不平衡。山岳型旅游早已名声鹊起,而水的旅游却刚刚起步,丰富的水域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山水旅游收入结构不合理。目前还是以门票收入为主,购、娱等高附加值旅游项目不多,产业链不长,综合效益不高。三是山水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足。景区内道路、宾馆、厕所、索道、餐饮等设施还不能满足游客需要,重要景点未开发,接待能力不强。四是山水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够。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水平不高,招商引资能力不强,社会资本参与山水旅游景区开发渠道不多,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五是部分山水旅游景区体制机制不顺。有的景区存在条块分割、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导致管理上各自为政、相互掣肘、效率偏低。

庐山西海

    三、山水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全域旅游新时代是江西山水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应紧扣旅游强省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山水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吉安羊狮慕

    1.明确山水旅游发展目标

    充分整合山水旅游资源优势,紧贴旅游消费市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积极创建10个国内一流的山水旅游精品景区,积极打造20个区域性的山水旅游特色景区,重点完善30个高水平的温泉旅游度假景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景区互联、线路互通、设施完善、各类型山水旅游景区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大觉山法水温泉度假区

    2.推动山水旅游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山水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传统旅游以观光旅游为主,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山水旅游将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最好形式。应加快推动山水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旅游转变,由中低端旅游向中高端旅游转变,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建设一批具有吸引力的复合型旅游景区,开发一批休闲度假类山水旅游产品。

龟峰

    二是推动山水旅游由门票经济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从游客需求出发,大力开发经营型、服务型旅游项目,尤其是开发一批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的项目,能使游客必游、必看、必购、必食、必玩。鼓励山地自行车、游艇、漂流、探险、科考等新型旅游业态规范发展,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需要。逐步降低门票收入在整个旅游综合收入中的比重,有条件的景区可以实行打折降价,甚至尝试取消门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大的效益。积极探索山水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改善食宿条件、扩大旅游购物、发展景区演艺、增加参与性娱乐项目等方式丰富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游客消费水平,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在策划、引进参与性娱乐项目时,防止低俗化、庸俗化,避免让短期的经济利益影响景区的长远发展。

三清山自行车赛

    3.加大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

    一是抓好资源环境保护。山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不可移动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应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科学的有限开发、有序开发促进资源就地保护,以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山水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管控山水旅游景区范围内及外围的建设项目,抓好项目施工管理,将景区开发和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要合理确定山水旅游景区游客容量,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切实减少旅游活动对山水旅游资源的不良影响,努力实现山水旅游景区环境风貌生态化、设施设备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化、服务项目人性化,促进山水旅游资源永续、高效利用。

龙虎山

    二是抓好水域资源开发。各地应结合自身水域资源特点,开发出不同类型、不同品位的旅游产品,开辟适合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泛水旅游线路,特别是临江的旅游城市,要重点打造“一江两岸”的城市景观。各地在加强水域资源保护和整治的前提下,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扮靓水景观、突出水文化,依托江河湖泊资源,开发出更多让游客喜爱的泛水旅游产品和城市水体景观。除传统的的漂流、游船、垂钓等水上旅游项目外,还可以积极开发水上快艇、飞机、滑翔等项目,同时着力建设水上综艺舞台、音乐喷泉等水体景观,使游客感受江西泛水旅游的魅力。

庐山西海

    三是抓好产业链延伸。应建立与山水旅游目的地发展相适应,集星级饭店、商务宾馆、度假酒店、特色山居小屋、森林人家等为一体的多层次住宿接待体系;立足地域特色,开发一批独具风味的菜品和小吃,形成江西旅游特色餐饮体系;鼓励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富有文化创意的旅游纪念品;积极推进旅游食品、旅游用品、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大余丫山民宿

    4.提高山水旅游景区运营水平

    一是加强景区建设。提升景区建设水平,规划是先导、资金是前提、选材是基础、技术是关键、管理是保障。高水平的规划就是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景观资源特色,编制相应的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规。景区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就地取材,既能降低成本,也可凸显地域特色。要严格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具有人性化、特色化的旅游设施。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内涵,形成一批规模大、档次高、项目丰富、特色鲜明、服务规范、管理科学、口碑良好的山水旅游精品景区。景区建设也不仅仅是旅游景观的打造和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还有景区内部的道路交通、接待服务等设施的建设。

    “同饮一江水、赣港一家亲”安远三百山东江源

    二是加强宣传营销。好货靠巧卖,好景要推介。大力开展宣传营销是推动山水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西风景独好”已经成为响亮的形象品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真正让该品牌引领江西山水旅游发展。各地应在这一品牌的统领下,在主流媒体开设专版和专栏,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做好本地山水旅游的整体品牌打造和形象推广,形成一个具有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的山水旅游宣传营销体系。建立完善旅游宣传的产品体系,在央视旅游广告片、旅游文化丛书、“走遍中国·精彩江西”系列宣传片、电影电视剧及旅游推广月等宣传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手机、微博等多种媒介,进一步丰富旅游宣传产品,拓宽旅游宣传渠道。

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文化丛书

    三是优化景区服务。树立以服务促效益的理念,切实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旅游服务水平。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服务设施、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加强对景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引进山水旅游专门人才以及景区规划、科普教育、创意策划、宣传营销、电子商务、导游讲解等紧缺的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积极组织开展山水旅游景区诚信服务活动,督促企业守法经营,引导游客明白消费,实现山水旅游景区“放心旅游”。

龙虎山智慧旅游

    四是理顺管理体制。山水旅游产品的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区体制机制的活力。应大胆改革创新,积极破除障碍,努力推进景区的管理体制机制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促进型转变。建立健全景区管理机构,明确山水旅游景区的管理主体,形成一个管理主体统一规划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管理体制。强化山水旅游景区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提高景区经营运作的市场化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开发的掣肘,提升景区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

南昌滕王阁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开园迎客 医务人员优先通行受赞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鸟类的栖息乐园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金陵小镇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呈现亮丽风景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