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文旅融合描绘新画卷 ——平凉市文化旅游发展综述

时间:2018-09-2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文旅融合描绘新画卷

  ——平凉市文化旅游发展综述

  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方向,形成了集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去处。甘肃日报记者 朱宇鲲

  文化是历史的烙印,是城市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文化资源更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近年来,平凉市充分挖掘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努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要打造全域旅游新品牌,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区域首位产业,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是平凉市去年以来着眼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基础,为文化旅游产业勾勒出的发展蓝图。

  打造首位产业

  对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村民王彩霞来说,今年是丰收的一年——随着凤凰村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当地集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去处。王彩霞的农家乐也因此越办越好,连在外打工的女儿都回来帮忙了。

  “去年凤凰村被列入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公司、村集体、农户‘三赢’的格局,年旅游收入达到150万元,今年初分红一次性支付到了村民账户。”泾川县城关镇有关负责人张宗翔说。

  位于古丝绸之路东端的平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然人文景观达100多处,有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14处。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我们有优质的资源、响亮的名片,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国内有类似资源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究其根源,是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与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不相适应、不相配套。”对于平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平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这样介绍。

  “要用最好的体制机制来运作最优质的资源,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学习借鉴国内最先进的运营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建立更加完备、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平凉市对崆峒山大景区、关山大景区进行深入调研后,找到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去年8月,平凉市派出考察团赴滇湘鄂实地考察学习,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要精心做好“规划、创新、融资、融合、管理”五篇文章。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筹、全要素提升、全社会参与”,借助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现有的旅游资源,平凉市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提出加快推动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迈进。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突出一个中心,打造三大景区,培育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有机发展的市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平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平凉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

  激活内生动力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是城市的“软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如何让崆峒山、大云寺、关山等大景区之外、“藏在深闺”的原生态景色及文化名胜也能走向大众,助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平凉市在思考、在行动。

  以大景区建设为载体,平凉市精心谋划,作出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推进崆峒山大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机构设置,积极申请设立关山大景区管委会,引进战略合作企业投资开发大景区,为全市文化旅游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紧盯文化旅游发展新业态,市级财政安排旅游产业投资专项引导资金,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实施编辑一套平凉旅游文化丛书、编撰一套平凉旅游解说词、拍摄一部平凉宣传片、编排一场实景演艺剧目、征集一首关于平凉的歌曲、推出一套“养生宴”食谱,举办一场书画摄影大赛、推出一批平凉好商品等工程。

  推出金果之乡赏花采摘游、陇上药乡康养体验游、绿色红色古色田园游等旅游产品,组织1000多名省内外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特邀著名作家、学者王蒙主编出版了《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陇头鸿踪—平凉历代游记选》等“人文平凉”丛书,进一步促进文化“魂”与旅游“形”的有机结合。

  以文化视角审视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平凉市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不断加强节会宣传,积极组团参加推介活动,精心举办各类文旅节会赛事,通过深度挖掘全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扩大平凉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平凉市接待旅游人数959.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4亿元。

  夯实发展基础

  “平凉现在旅游没有淡季了,冬春项目也很丰富。”常年在外工作的平凉市民萧鹏回家探亲时,和父母去庄浪县境内的朝那湫游玩,并前往生态园采摘草莓。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突破口。

  “番茄星球”超越现代农业研学基地、崇信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崆峒古镇提升改造工程……以大景区建设为载体,平凉市积极招商引资,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辐射力强的大项目,挖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狠抓旅游项目建设,今年平凉市计划实施重点旅游建设项目37个,列入市级领导“三个一”包抓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5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99亿元。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7.64亿元。

  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项目初步设计初稿完成,“两评一案”编制提交评审;市级非遗展览馆设计正在招标;一系列广电搬迁、升级、改造及建设项目推进顺利,落实了3县区4个体育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1200万元;实施崆峒山古建筑群维修、泾川王母宫石窟窟檐修缮工程、石拱寺危岩体加固工程等7个项目,完成投资1800万元。

  坚持“厕所革命”向旅游村、扶贫村等延伸。今年全市计划建设旅游厕所57座,其中新建47座、改建10座、改扩建6座。截至6月底,正在建设37座,已完工4座。

  积极谋划建设储备项目库。今年,平凉市参加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成功签约文化产业项目2个,总金额61.5亿元,其中崆峒山大景区和祥源凤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约项目金额达60亿元。

  全市实施文化产业项目41个,其中续建27个,新建14个,已开工建设36个,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平凉海寨沟景区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49亿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市加快健全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功能要素,突出改革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互动性旅游产品,促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一系列政策规划相继出台,一个个推介展演丰富多彩……平凉正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区域首位产业,全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迈进的转变。

责任编辑:吕庚青作者:记者 朱宇鲲 通讯员 赵育娴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开园迎客 医务人员优先通行受赞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鸟类的栖息乐园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金陵小镇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呈现亮丽风景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