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共空间日益扩大,生活中有违公共文明的现象屡有发生。新的形势下,公共文明建设应有一种新的思考、新的突破和新的拓展。经过15年的探索实践,北京市通过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在公共文明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日前,本报记者对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进行了专访。
记者: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行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是如何产生的?
滕盛萍:为了科学客观反映首都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用数据反映出北京市民公德素质,2005年,首都文明办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提出了“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调查课题。我们从理论上,将公共行为划分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五个方面,建立了由5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标体系。
根据这一指标体系,首都文明办每年对万名市民和千名在京居住外籍人士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其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进行大规模现场观测,经过综合分析,并经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方面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得出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对应公共行为指标,我们对精神文明工作内容进行了规范调整,提出了环境文明、秩序文明、礼仪文明、观赏文明、服务文明,其后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又增加了网络文明,由此构成六大文明行动。
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提升了18.87分。这也充分说明了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的成效。
记者: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都有哪些职能?有哪些机制保障?
滕盛萍: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北京和所有处在社会加速转型期的城市一样,都要有一个公共文明提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需要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予以引导。
公共秩序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标尺。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成立初期,主要在公交站台引导有序排队,保持清洁安全的站台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队伍已经走出小小的站台,逐渐深入北京的大街小巷、春运场站等地,维护着城市的公共秩序,潜移默化地带动着社会文明的提升。
在这支队伍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2010年,正式将公共文明引导员确定为政府购买的公益岗位、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同时,还调整建立了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协调指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22家单位共同组成,按照“招募社会化、工作专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原则,建立了长效机制。
记者: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具有哪些特色?引导员队伍建设有哪些经验?
滕盛萍:在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中,我们始终注重把握三个关键,即:不断创新、道德实践和公民主体。比如引导方式,我们倡导柔性引导,既要言传也要身教。通过公共文明引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带动群众、感动群众、影响群众,进而形成自觉,养成习惯。
为了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首都文明办每年都要安排专门时间,以时事政治、文明礼仪、岗位规范、安全防范、日常英语、手语对话、医疗急救等内容为重点,对各级管理干部和引导员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引导员开展服务技能竞赛。
我们还提炼出“文明引导甘于奉献,公共责任勇于承担,团队荣誉胜于一切,神圣使命重于泰山”的团队誓言,建立了引导员队伍基层临时党支部,这些都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记者:在推进首都治理现代化方面,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发挥了哪些作用?
滕盛萍:我们的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都是最基层的市民群众,也最接地气。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不仅创建了城市良好的公共秩序,也延伸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
我们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的初衷之一,就是着力治理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现在我们的文明引导员,在维护公共秩序的同时,还会配合公安民警,担任防范安全隐患信息员;协助管理部门对违反交通法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善意提醒和规劝;每年春运、冬季铲冰扫雪等应急任务,引导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已经成为政府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中的一支重要的辅助队伍和应急力量。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