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弯弯的月亮湖温柔恬静,两个村民撑着小船,捞起漂浮湖面的落叶。湖边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青砖灰瓦的古朴民居映衬浓浓乡愁。这旖旎风光,是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村的一处剪影。
近日,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团走进广西,沐浴温暖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记者听忠良村村民讲起了“旧貌换新颜”的故事。
从“脏乱差”到“洁齐美”
“以前村里遍地是牛粪,路都没法走,根本没人来!”村民梁福东说,“经过环境治理,村里漂亮多了!” “这两年,政府下大力气给村里搞建设,不仅治理了多年来的环境污染,还把道路硬化,通上自来水,种植了大量的树林草皮。”忠良村村支书梁安芝说,村里面貌焕然一新,也成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热门之地。
从“脏乱差”到“洁齐美”,忠良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广西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
2013年起,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规划用8年时间,以每两年为一个阶段,陆续建成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和幸福乡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累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126万多次,清运处理农村垃圾1374万吨,清洁水源39万多处,清捡田园7450多万亩。目前,广西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3.16%,比全国平均村庄垃圾治理率高40.16%。
生态美,也要人文美
2015年,在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的基础上,广西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已完成9773个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和12.46万个一般村屯绿化的项目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2.5%,完成通村道路建设6883公里,乡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大幅提高。
乡村既要有生态之美,也要有人文之美。对此,自治区明确要求,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等有形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开发,以村史室为抓手,加强对村落历史、传统技艺、人文典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将广西丰富的岭南文化、边关文化、海洋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其中,提升乡村的民族特色和内涵品质。
忠良村是著名作家陆地创作的小说《美丽的南方》故事背景所在地,这里也因此拥有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美丽南方”。对此,村里特意修缮了土改历史展览馆、知青园和农具展示室,以此来讲述当地发展的历史故事。同时,西乡塘区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对村里的老宅进行修缮,保留了原有的泥砖墙、青砖墙、灰瓦顶,尽可能地恢复院落原貌,留住乡愁。
绿水青山,富了乡亲
绿水青山成为撬动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乡村生态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各地将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培育现代农业企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全区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万家、家庭农场3700家;培育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29家。另一方面,各地充分利用山水风光、地域文化等资源,开发以生态农业、田园风光、民族风情为卖点的乡村旅游,初步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仅去年,全区就新增了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新增72家广西四、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一大批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产业进驻广大农村,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村民们有的经营农家乐,有的成为产业工人,年龄稍大一些的就当保洁员、卖土特产,大家都有了新营生,腰包也鼓了起来。
以“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为目标,通过乡村建设活动,广西走出了一条具有壮乡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