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游戏”有关的几则新闻火了。一条是“清华北大女学霸当游戏主播走红”,另外两条是“北大北师大纷纷开出游戏研究课程”“电子竞技列入本科专业,打游戏也能科班出身?”。 这些新闻着实有趣。世俗眼光中误人子弟、玩物丧志的“游戏”,如今竟成为象牙塔内被正眼相待的研究对象,并且催生出游戏直播、电子竞技等火爆的创业热点,其中变化令人感到惊讶。 人们对游戏的观念转正,无疑得归功于这些年来游戏产业的发展。从起步至今,中国游戏已发展成一个超级产业、文娱产业中最大的一个分支。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655亿元人民币,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游戏大国。 虽说类似“超级产业”“全球第一大国”,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中国游戏值得另眼相看。因为它不单市场摆在那、产值摆在那,海外成绩单更是亮眼——2016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的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72.3亿美元,同比增长36.2%。 这样的成绩让很多人啧啧称奇。经过10几年的发展,如今的游戏不仅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收入真金白银最多的文化产业,更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有境外媒体就说过:“孔子与网游已成中国文化出口先锋”。这种说法并不是夸大。游戏在走出去的步伐上,确实已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由于游戏汇集了文学、影视、音乐等诸多文化形式的特点,几乎任何艺术内容都可以在其中得到体现,这使得它具有横跨多个文化领域、极为强大的文化承载能力。这种文化承载力一旦被释放,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以一直位列中国游戏出口第一名、并一度占到中国游戏出口40%的完美世界公司为例,目前其产品已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风格,他们的产品一直很受欢迎。如风靡海外的《完美世界》,即取材于中国典籍《山海经》,《诛仙》取材于同名网络小说,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则取材于中国武侠经典小说。有人注意到,当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游戏在韩国热卖时,金庸的书在韩国销售额增加了10%。这种“以一带他”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矩阵中并不多见。 中国不缺故事,但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述能让世界更好地接受、理解与喜爱,向来是文化走出去的难题。纵观“走出去”取得不错成绩的中国游戏企业,经验无非还是遵循国际惯例、尊重版权、尊重本土文化等等。如完美世界把《诛仙》推向日本市场时,将女主人公名字从“陆雪琪”改为日本玩家认为最具美感的“白丽”;在出口一款游戏到中东地区时,他们给其中女性角色戴上头巾;在每款游戏出口前,他们会进行最专业的翻译和核校,务求语言“接地气”。细致到位的本土化,自然使得其在海外接受度高。 此外,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建立全球性的研发、发行和运营体系,以完美世界公司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游戏企业也走在了前端。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可以自主掌控海外市场,拥有较强大的全球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从“走出去”到“引进再输出”的改造升级空间——未来,他们不仅要将中国IP传播到全世界,还要引进国外优秀的知名IP,将其融入中国文化,进行改造升级,然后再输向全球。这真是令人兴奋的前景。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