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身”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其中大有“绿色GDP”的潜力可挖。不仅要靠环保责任的严格落实,更要靠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努力做“从环保里挖GDP”的聪明人。
每年两会,环境保护都是热点议题。如何把发展与环保结合起来,是一道绕不过的命题。对此,环保部部长陈吉宁11日指出:“今天仍然有一部分干部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还有部分人认为环保是‘包袱’,抓环保就会影响GDP,就会影响发展,存在着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
现实中,不少领导干部都有一个纠结心态:一旦对污染企业执法“较真”,GDP就难免掉下来,财政收入也跟不上,如此一来,“位子”还保得住吗?客观讲,这对地方干部确实是一个现实矛盾,背后也有体制机制亟待革新的紧迫。但换个角度看,严格的环境监察执法并不都是经济发展的“负能量”,表面上增加了个别企业的“成本”与“负担”,实际上是在为整个地方发展减负。倘若运用得当,从环保产业中寻觅良机,更会生成经济的新动能。
这方面实例很多。比如,秸秆焚烧是雾霾的重要成因,但秸秆本身的经济价值不低,如果能采取适当的产业政策扶持好,便可在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的“双赢”基础上,提升空气质量。正如有的人大代表指出,我国节能环保绿色产业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绿色动力”,尤其是要帮助环保类民营企业闯过一道道的“玻璃门”“弹簧门”,抢占资金和技术的制高点。
说到底,绿色产业本质上是创新产业,政府的责任更多在于创造适合创新的软环境。一方面,对落后产能的严控、对污染企业的严查,有利于倒逼他们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为其他企业留下了更多竞争空间,包括环保类企业也会受益于“劣币驱逐良币”的终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绿色转身”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其中大有“绿色GDP”的潜力可挖。
其实,向环境要GDP的做法也降低了政府的执法压力。“发展硬、环保软”的地方保护主义,一个重要成因就是执法成本过高,执法者转身刚走,污水废气就又出来了。彻底打破这种局面,不仅要靠环保责任的严格落实,更要靠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努力做“从环保里挖GDP”的聪明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心依法经营,在绿色资源中找市场、抓利润。
引申触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有类似紧迫呼唤。与环保纠结相似的“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背后注定还有一个“不善为”。在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上拼杀,基层治理者要学会作为,练就“两把刷子”。适应、引领新常态,把握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关系,追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要义恰在于此。(井桥夕)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