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个体意识觉醒,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市场不断开拓,但行业的自律和规范却很落后。健身行业再这么乱下去,不仅会伤害消费者,还会自毁良好“前程”。
过去数年,一些新兴的消费趋势在提醒我们,中国已走在中产阶级化的道路上。出境游的热潮、海淘网站的兴起,咖啡馆和酒吧遍地崛起,以及健身场馆和马拉松的兴盛,中产阶级的消费趣味,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生活标准。
前段时间,网络中出现了一次“中国男人为什么这么丑”的大讨论。其中有一种高票观点颇有意味:中国男人丑,是因为放弃了身体管理,所以才会大腹便便身材走样。“身体管理”这样的说辞从健身房推销员的嘴里流入网络空间并引发赞同,这几年国人终于实现了身体健康的自我赋权。
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热潮。但遗憾的是,新京报记者调查显示,在北京涌现的健身房中,其“私人教练”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造成了不少因为教练指导不当而导致学员受伤的案例。
健身房乱象出现,行业规范和标准的缺乏是主要原因。据报道,健身教练的“从业门槛极低,不少健身房教练不需要考证就能上岗,还有一些培训班承诺,上个7天的培训班,就能拿到相关资格证书当教练”。
目前,国内对健身教练资格的认定,最常见最有公信力的是由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所颁发的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我曾就此咨询过一名健身教练,得到的回答是,“你要是想考也能考上”。此外,这一个资格证书并不是上岗的硬性条件,更多时候,只是一个评价参考标准。
美国的大众健身事业发展更好,拥有极其发达的健身指导员资格认定制度。举例来说,全美体育教练协会的体育健身教练员资格认定制度建立于1965年。1970年开始,每年实施一次资格认定考试,考试分笔试、口试和实践考试,内容包括:预防运动操作、对操作的认识与评价、操作的管理、治疗与处理、恢复、运动计划的制定与管理、教育与咨询等。
而反观国内,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自律意识是缺席的,这导致了这一市场随着消费需求在毫无边界和规则地膨胀,其风险也日益加剧。
健身行业的乱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近年来在消费领域的尴尬症。随着经济发展、个体意识觉醒,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市场不断开拓,但行业的自律和规范却是落后的。健身行业再这么乱下去,不仅会伤害消费者,还会自毁良好“前程”。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