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里,一篇名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里的中国农村》刷爆微信朋友圈。这篇文章以某一视频软件为例,从一些农村用户上传的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自虐、怪异的视频,引申到对农村现状的联想,同时感叹城乡二元分化:“主流世界都把视角聚焦在跑得飞快的一线城市,把农村和来自农村的人忘在脑后。在农村那个圆圈里,虽然人数众多,但资源和机会却少得可怜,两者之间横着看不见的结界。”
乍一看,正如每年春节前后流传的农村话题、返乡日记一样,这篇文章似乎充满了对中国农村的关怀。可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所谓的农村情怀,只满足了城市人的猎奇心理,往往角度偏激、观点极端,并不符合农村的真实情况。
平心而论,农村不是世外桃源,但农村存在某些问题不能掩饰农村这些年的进步和发展。更何况,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即便同为农村,各省之间也差异巨大。如果要从某个视频软件里彻底了解中国农村,无异于盲人摸象。而且在数据鸿沟和技术阻碍的现实语境下,还有多少村庄尚未普及智能手机和电脑网络,他们的真实状况,更谈不上通过视频软件来反映了。
用同情的姿态表达情怀,用文化的视角去关怀底层,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缺乏对中国农村的深入了解,从主观臆断出发,就难免管中窥豹,让文章重新掉入城乡分化的话语体系中,只剩下居高临下式的同情泛滥。
这篇网帖走红的最好价值,应该从文化形态上去理解、分析。在这个软件上的奇特“表演”,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它反映出了中国乡村、三线城市在互联网世界的特色存在。这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隔在某种屏障、隔阂。这在社会学意义上叫“文化区隔”,主要基于身份、空间和制度三个维度产生,并通过对媒介的选择和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得以实现。在这个视频软件的空间中,聚集了较多社会底层的农民群体,通过不断地呈现类似的视频(文化产品)达成了类共同体,构成具有自身风格的文化现象。在另外的群体看来,这是难以理解的,但这些视频会强化当事人自身的选择,如此又加剧了双方文化的理解、沟通困境。
文化区隔难以逾越,因此一旦产生交集,就会出现社会学上的另外一个现象——“文化震惊”,从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也是该文章可以刷屏的原因之一。但这种文化形态一直都在那里,只是人们不去发现和了解罢了,这也导致隔阂日益增长。比如被戏谑的、代表着土气的“杀马特”“洗剪吹”,与代表着有品位、有气质的“小清新”,它在青年文化形态上,构成了两极化。各处一端,绝无交叉,它们二者的差距,用流行词来说,可能是“矮穷矬”与“高富帅”之间的距离。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只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表现,一部分群体寻求个人喜好和认同某种选择,远不是真实社会的全部呈现。
当然,主流文化建立在日益扩张的城市化背景下,寄生在城市的互联网与传媒的议程设置上,中心点必然是城市。有些情况下,确实存在城市主导话语权,城市议题的遮蔽效应,让广大农村地区成为“无声的地方”。在文化区隔的背后,是身份区隔与阶层固化,人们走出固化的命运轨道的能力有所削弱。只有更加开放和具备流动性的社会形态,才能提升社会不同阶层与不同群体的流动和交往,才能更好地破除文化区隔,弥合现实的文化鸿沟。(张天潘)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