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清理涉企收费须让企业有“参与权”

时间:2015-04-1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依法适当降低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4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此次会议决定的三大事项,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有稳增长之功效。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只有让企业“轻装上阵”,才能抵御经济下行压力。显然,为企业减负是稳增长的重要一“招”。为了确保这一“招”有力有效,此次会议做出了明确部署,减负效果值得期待。

    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为例。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不但明确了“时间表”——集中半年时间全面清理涉企收费;也有“路线图”,比如说对清理规范后保留的涉企收费建立清单等。同时,还要对中介、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进行清理规范。这样的部署,具有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强、力度大等特点。

    之所以如此大力度为企业减负,首要原因是不合理收费导致当下企业负担过重。例如,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去年8月份透露,他们一年被收取各种费用高达400多项。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有的涉企收费表面上被清理了,但地方部门依然在收取;其二,的确有很多收费被清理了,但地方部门又随意“发明”了很多新增收费项目。因而,涉企乱收费就变成打不死的“小强”。

    从此次会议部署来看,有望消灭不合理收费,也有望防止“死灰复燃”。因为这是在简政放权背景下清理不合理收费,通过建立相关清单可防止新增收费项目。笔者以为,此次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要想效果更明显,除了严格落实会议部署外,还要把收费权真正关进制度笼子,并破除地方利益、部门利益。

    笔者建议,为了确保此次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达到预期目标,不妨让企业代表全程参与治理过程。这是因为,涉企收费究竟有多少,哪些收费不合理,企业负担有多重,只有企业自己最清楚。有关部门应该在治理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多给企业创造参与空间,多与企业“亲密接触”,多听企业意见。

    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有些环节,之前统计的收费有几十项,跟企业实际了解,林林总总的项目有上百项。”也就是说,有关部门掌握的涉企收费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符,那么,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就不能是政府单方面行动,还应该让各地各行各业的企业代表参与其中。

    比如,在正式清理规范之前,先对涉企收费事项进行详细摸底,最好是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组建联合调查组,深入企业与直接交费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对话”。因为涉企收费名目繁多,企业负责人不一定完全清楚,而真正了解真相的人是直接交费负责人。在深入调查基础上,进行全面清理规范。

    再比如,在正式清理规范过程中,既要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到依法清理,也要多听听企业的意见,因为某些收费项目有法律依据也不代表收费就合情合理。只有做到合情合理合法,获得企业高度认可,清理规范才更有效。

    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参与日常考核评价。会议提出,对清理规范后保留的涉企收费建立清单,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清理规范后还会不会重蹈过去的覆辙,有待于观察。笔者以为,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让涉企收费与官员“官帽”挂钩,而企业应该作为评价考核涉企收费的“主力”。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