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高校办学不能太重名

时间:2015-03-06  来源:长沙晚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教育部对2015年32所新设高校、更名高校进行公示,其中9所“学院”更名为“大学”,7所“专科学校”更名为“学院”。

    虽然“专科学校”、“学院”、“大学”都属于高等院校,但听上去,“专科学校”似乎不如“学院”高端大气,“学院”似乎不如“大学”上档次——这正是高校“更名潮”的最大推动力,好面子的中国高校总是在学校名称上大做文章,并且乐此不疲。据统计,从2008年至2014年间,全国共有380所大学集中更名,创造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大一波“更名潮”。

    然而,如此轰轰烈烈的“更名潮”,究竟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什么呢?坦率地说,除了一大堆听上去“高大上”的校名,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相反,人们眼见的事实是,高校的科研竞争力没有上去,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却在不断下滑。

    这其实并不奇怪——当高校不注重修炼内功,不注重发展内涵,而是热衷于通过盲目扩招、扩建来增大办学规模,通过改一个时髦好听的校名来提高竞争力,那么所谓的办学规模、竞争力以及时髦的校名,不过都是金玉其外。在某种意义上,高校“更名潮”是高等教育浮躁的一个突出表征,在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思维的指引下,注定无法建成一流高校、培养一流人才。说得直白一点,如果改个校名就能办好教育,那么大学校长太好当了,人人皆可胜任。

    国外有许多高校从来不改名,校名仍然是初创时的“学院”,但并不影响其誉满全球,更不影响其培养一流人才,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我国也有一些老资格的“学院”耐得住寂寞,没有加入“更名潮”,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仍然是响当当的高等院校,比如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反之,有些“学院”纵然戴上了“大学”头衔,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又有几何?有的不过被当做笑料罢了。有些原本很有特色的学院,也七拼八凑改称大学,新增的专业名不副实,原有的特色学科也渐趋平庸,说起来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有些头顶“大学”头衔的高校,不但没有大师,甚至连足够的大楼(教学设施)都没有。媒体上时常爆出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为了争抢图书馆、自习室的座位而各出奇招,乃至于大打出手,“抢座大战”成了大学校园一道怪异的风景线。高校盲目扩招,把学生招进来,却不能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学习条件,这算哪门子大学?至于一名导师带十几名、几十名研究生更是寻常风景,学生平时连导师的面都见不到,这又算哪门子大学?

    高校办学不能太看重名称。高等教育要追求的不是校名的“高大上”,而是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的“高大上”。这需要每所高校明确自身定位,摒弃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积极修炼内功、发展内涵。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任,也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晏庆盛)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