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秦创原数控机床“双链”融合对话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协科普研究院副院长王京春、陕西省科协党委书记李豫琦、陕西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陕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书记张俊华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北京和陕西数控机床领域的相关高校、科学院所、学会和企业的专家共聚一堂,进行科产研的融合探讨、共商数控机床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两链”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陕西是装备制造业的大省,在数控机床领域方面有着很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好的产业基础。陕西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汇聚了由吴炳宏院士、蒋庄德等领衔的一批科研团队,积累了一大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也产生了秦川机床、宝鸡机床、汉江工具等势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推动数控机床的高端化、产业化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推动实施链条,由省委副书记胡衡华担任链长,进行“秦创原”的创新驱动平台,成立了陕西省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吸引汇聚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推动产业链核心技术公关,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内容向企业落地,实现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众所周知,数控机床是装备行业的工作母机,是中国制造2025必须加快突破的战略性必争领域。作为制造大国,当前我国正面临向高光智能制造飞跃的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国家非常重视数控机床产业发展。 从全国的情况看,当前我国中低端的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高端机床方面也实现了质的突破,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之下如何抓住数字产业机床多元化的发展机遇,通过科技研发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机床领域的科技的自立自强,这是摆在政府、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当前重大的无可回避而且是机遇极其重大的课题。 
举办“秦创原”数控机床双链融合的对话会,就是借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工作的机会,围绕陕西数控机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全国学会、高等院校、领军企业、投融资机构的对话,围绕数控机床技术路线、关键核心问题进行交流,推动建立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新型研发机构,为陕西数控机床产业发展规划关键核心技术公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投融资资本引进等汇聚智力和资源。 在对话会上,王飞跃教授做了《平行智能与智能产业:从平行机床到双碳制造》的主题发言。在圆桌对话环节,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智能数控系统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叶佩青、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刘耀、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陕西科德副总经理宋明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胜共同就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专业方向、关键技术、产学融合、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现场的对话互动更是将对话会推向高潮。 
会上,秦川机床集团通过视频联线方式聘请数控机床行业知名专家梅雪松教授为顾问,秦川机床集团作为陕西省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数控机床的龙头骨干企业,集团拥有企业包括秦川机床本部、宝鸡机床、汉江工具等多家子公司,以产业链完整、产品线众多、集成系统能力强大,综合优势显著等实力的企业集团。 陕西省科协党委书记李豫琦表示,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机床产业的高端化、数字化、自主化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握技术话语权,对于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放的陕西热情好客,变革的“秦创原”是投资兴业的热土,李豫琦诚挚的邀请大家到陕西来,到“秦创原”来,到西咸新区来,共同肩负起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攻克更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为全国数控机床产业迈向高端化,迈向世界,而共同努力。 本次的活动既是秦川高端数控机床领域面向未来的新的起点,也将为陕西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搭建全新的面向全球、全国的合作平台。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