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假奶粉事件,为何越解释公众越担心

时间:2016-04-09  来源:新京报  

  公众信任其实并不复杂。一是来自于业界以及有关部门长期以来累积起来的权威与公信力;再就是最大限度的信息公开,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消费者才能“不恐慌”。

    在外界的一片质疑声中,6日,食药监总局针对上海公安部门破获1.7万罐假冒名牌奶粉案再发公告表示,国产奶粉品牌贝因美也卷入此次假冒奶粉案中。食药监总局方面还表示,此前之所以公布假冒奶粉符合国家标准的信息,主要是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

    就像一滴水扑进油锅,食药监总局的“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的说法再度引爆舆论。先是声称假冒奶粉符合国标,不存在安全风险,然后又说这是为了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前后措辞的微妙变化,很容易让公众怀疑,会不会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不恐慌,才将之前不符合国标的奶粉,说成“符合国标”?

    “假奶粉”并不意味着是“毒奶粉”,也并不意味着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但是,公众并不知情,有关部门给出的信息又并不充分,所以,一句“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不当措辞,难免会引起公众误解。这不但不利于平息公众的恐慌心理,反而,令公众更加担心。

    其实,让公众信任并不复杂。一是来自于业界以及有关部门长期以来累积起来的权威与公信力;再就是最大限度的信息公开,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消费者在面对安全危机的时候,才会静待调查结论,做到“不恐慌”。

    纵观上海假奶粉案件,相关信息披露极为有限,且含含糊糊,语焉不详,比如,涉及“多个品牌”的1.7万罐假冒奶粉,究竟都有哪些品牌?“挤牙膏”一般的公布节奏,只能加剧公众的担心。既然是“多个”,则仅仅公布了雅培和贝因美,恐怕不能称为“多个”。

    还有,目前查获的1.7万罐假冒奶粉是否是全部的涉案奶粉?这些奶粉究竟是在生产环节被查扣的,还是包含流通环节追缴回来的?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了多少假冒产品?这些问题均关涉到千家万户婴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倘若,有关方面从一开始就给出清晰的脉络、权威的检测信息等,或许,大家也就没有必要担心。

    近年来,在婴儿奶粉领域,公众的耐心早已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对企业和监管部门的信任程度或许也令人堪忧。这个时候,任何一起案件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次食药监部门也意识到了公众心理的脆弱,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仍然缺乏应对的艺术。

    当然,无论如何应对,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监管,避免此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这一案件再次表明,目前的奶粉监管仍存在漏洞,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监管,严厉问责,真正实施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产业链无缝隙监管。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