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明起京小学一年级使用新教材

时间:2016-08-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旧版人教社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新版人教社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明天,全市中小学生将走进课堂,开启新学期的第一课。根据此前教育部下发的相关通知,从新学期开始,小学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初中起始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品德、语文、历史学科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编、修订教材。

  相关负责人透露,从今年开始,人教版语文、历史、政治教材将进行轮转换新,新学年先从一年级、七年级进行教材更新,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七年级的语文教材、历史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部换新。而后将按年级逐年更换。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先识字再学拼音

  今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从外观到内容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变大了,新教材改成A4纸张大小的“大本”。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内容上最主要的变化就在于,以往先学拼音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新教材将更关注识字的能力,将先教新生识字再学拼音。此前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目录顺序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等,新教材则改为了“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等。

  针对这样有些“颠覆性”的变化,朝阳区八十中学枣营分校的姜海霞老师表示,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减轻现在孩子的入学压力。她说:“过去一直沿用着先学拼音后识字的模式,从开学起,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很大,原本一个月要完成的进度,往往都会延后,家长们也非常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不好,跟不上。”

  据姜老师介绍,新教材有部分的课文被替换,新增的课文有《秋天到了》《江南》等,同时增加的还有几首儿童诗。不少语文老师也注意到,新教材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无论是识字环节或是语文园地栏目,都增加了不少传统文化素材,“比如有一个故事就是反映孩子和孩子们拿着小人儿书在讨论《西游记》,还有识字环节里,印出了京剧人物的形象等等,这些细节都在不同程度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

  此外,新教材在识字量的要求上,也发生了改变,总数由原来的400字改为了现在的300字。尽管总量减少了,但要求会写的汉字量仍保持100字不变。据一年级语文老师透露,原先要求学生们会写的字,基本都是独体字,如“大”、“小”,但新教材里增加了一小部分的双体字,如“林”、“从”,“无论是识字部分,还是写字部分,新教材都增加偏旁部首、笔顺等提示内容,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有了更好的辅助。”

  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更强调学生认读字能力

  北青报记者从丰台区相关老师处了解到,北京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教材以往也是先学拼音再认字,新版教材则要求学生在学拼音的时候就开始识字,并且更加强调学生认读字的能力。

  在新版教材中,认读字从老版教材的198个字增加到407个,增加了209个。在认读字增加的同时,会写字的数量在减少。今年北京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中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数只有100个,较老版教材的123个减少了23个。

  该老师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新版语文第一册教材要求学生在学拼音的时候就开始识字。因为这册书的认读量较老版教材明显增大,所以可以看到在书中学拼音部分,就要求学生对生字进行认一认,并且在课后练习中会有相关的练习要求。

  该老师还表示,新版教材课后训练设置更加有针对性,在课本的编排上会针对学生平时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比如对比较易混的拼音,会出一些习题进行专门训练。同时,在各个单元中增加了语文活动部分。比如增加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提倡老师将生活中的广告牌放到一些活动课上。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增加了田字格

  今年初一年级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也由小开本变成了大开本。对于这样的变化,初中语文老师普遍表示认可,“空白处多了,更方便学生做笔记,像语文旁批、圈圈注注比较多。”

  教材的内容也有不少调整,据西城区初一语文教师王老师透露,新教材增加了林海音的《窃读记》、诸葛亮的《诫子书》和梁实秋的《鸟》等等。另外,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从初一第二学期调整到第一学期。

  新版教材对于文学阅读的注重,还体现在对名著导读位置的调整。“以前的名著阅读,像《朝花夕拾》、《西游记》放在最后,现在都插在语文不同单元的中间。”育才学校一位初一语文老师表示。

  新版教材还非常注重细节性,“进入中学阶段,‘读读写写’部分以往早就取消了田字格,但是新版教材又把田字格增加了回来,说明现在越来越注重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