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助实体经济 降融资成本

时间:2015-05-11  来源:新华网  

  10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0.25个百分点。半年时间内,央行为何三度出手降息?

  应对下行压力,支持实体经济

  “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宣布降息时强调。

  刚公布的4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和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宏观调控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仍然低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企业经营仍然困难。而一季度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至7.0%,虽仍处合理区间,但创六年来新低。

  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预调微调。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下行压力、物价总水平保持低位,都决定了通过名义利率适度下调以实现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客观需要,以此稳定实体经济运行预期。”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认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此次降息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速稳住,为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我们企业正经历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行业的艰难转型,这时候国家降息扶一把,对我们转型升级是莫大的鼓舞。”北京中云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玄宏伟得知降息,感到很振奋。

  其实在央行此次降息之前,半年内已经进行了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然而,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尽管企业名义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在CPI环比下降,特别是PPI较快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相对还是偏高的。降息主要是通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投资意愿,使经济景气预期变得更好。”陆磊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与别的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走形或者跑冒滴漏相比,降息的操作简单效果直接,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息的同时,央行还宣布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至基准利率1.5倍。“这体现了央行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有利于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

  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介绍,本次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为3.375%,但预计本次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不会都执行上限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收官。

  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下一步仍需进行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陆磊指出,需要有效的金融监管政策和激励金融创新的法律法规加以配合。如扩大直接融资占比,发挥金融创新的作用,降低经济部门对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的过度依赖等等。

  降息非“中国版QE”,也非“强刺激”

  半年内,央行三度降息,两度降准,使得外界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一些诸如“强刺激”和“中国版QE(量化宽松)”等议论。对此,专家认为,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其实都属于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而进行的正常的预调微调。

  “当前所谓‘中国版QE’的说法是建立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灵、缺乏操作空间的基础上,与近期中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组合综合运用具有较大余地不符。”陆磊明确表示。

  专家介绍,所谓QE是在利率已降至零甚至负,实体经济拿钱没有地方赚钱,常规利率杠杆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以中国实际情况看,即便经过三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仍达5.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很大空间,不需要实施“中国版QE”。

  最近半年来一连串的降息和降准,也并不是“强刺激”和“大放水”。王军指出,判断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很关键的指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3月末,我国M2余额同比增长11.6%,低于12%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从M2看,货币政策没有搞‘强刺激’和‘大放水’,未来货币政策还有预调微调的空间。”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根据流动性供需、物价和经济形势等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综合运用价量工具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关于下一步货币政策取向,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