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全县下辖两乡五镇、一个县办种畜场和一个林场。全县总人口3万余人,其中牧业人口25126人,藏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4%,是以藏族为主,汉、回等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碌曲县的支柱产业。草场总面积50.61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3%,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40.28万公顷,草场植被覆盖率95%,属高山草原植被类型。同时,天然草原也是碌曲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碌曲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雪山、草地、森林、石林、河流等自然景观和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独具特色,碌曲县风景绚丽多彩、风光旖旎的大草原,让人心旷神怡。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尕海湖,天水相连,是候鸟栖息的乐园。则岔石林群峰屹立,层峦叠嶂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流水,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造就了“青天一线”、“灵猿望月”等数十处景点。恢弘、神奇的郎木寺、西仓藏传佛教寺院等人文景观和浓郁、纯朴的藏民族民俗风情交相辉映。 碌曲县是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上栖息着雪豹、苏门羚、林警等十几种国家一、二、三类珍稀保护动物。有大黄、党参、秦艽、防风、柴胡、冬虫夏草等药用植物。碌曲草原浓厚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草原风光,吸引着一批批的旅游者。则岔石林、尕海湖、郎木寺等知名风景区,当你身临碌曲草原,走进星星点点的帐篷,欣赏成群的牛羊马队,倾听优美动听的牧歌时,会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辽阔与壮美。当你走进则岔石林、尕海湖、朗木寺等风景区时,又会禁不住嗟叹,“猛虎归山”、“灵猿望月”、“青天一线”等大自然的杰作竟是如此的逼真,群鸟聚集的尕海湖被誉为高原明珠当之无愧,还有那郎木寺场面宏伟壮观的晒大佛。只要你走过碌曲,就会有发自内心的感叹。 碌曲草原的夏日是最迷人的,到处山花烂漫,绿草成荫,蘑菇似的帐篷随处可见,帐篷里飘出的奶茶味、羊肉味是那么的醇香,那么的诱人。这时侯,无论你走进哪顶帐篷,主人都会敬上可口的奶茶,对你表示最真诚的欢迎。 一年一度的香浪节是藏民族的旅游盛会,碌曲草原人如海,歌如 潮,夏日欢快轻松的弦子锅庄舞将会把你带入一个迷人的香巴拉世界。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的两大历史机遇,坚持以稳定为基础,以发展为中心,转变观念,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强化畜牧业,发展旅游业,开发水电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碌曲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逐步向小康迈进。牧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关于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决定》,进一步深化牧区改革,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大部分草场已承包到户,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使畜牧业逐步向草场围栏化、牧民群众定居化、牲畜良种商品化、补饲草料基地化、疫病防治程序化方面迈进,大部分牧民从游牧实现了定居,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山下大片松林葱笼茂密。郎木寺距兰郎公路主干道不远,是兰州—九寨沟旅游线上的一处著名景点,对游人开放。 碌曲县水能资源丰富,洮河在境内流径146公里,总落差424米,水能蕴藏量20多万千瓦。 碌曲县交通便利,国道213线横贯全境南北,尕玛路、红赛路、碌博路、贡则公路等公路网遍及全县,连接邻省邻县。全县乡乡通公路,90%的村通公路,通讯快捷,全县电话实现了程控化,县城及国道213沿线开通了移动电话。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碌曲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开放开发步伐,为把碌曲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新碌曲而奋斗。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