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会议室张贴的“全球风险地图”上,胡鰆文看到,也门被标注为橙色,风险评估达到7级。胡鰆文长长地松了口气,7天前,他和8名同事用了4倍于平常的时间,从也门撤回到重庆。
对于胡鰆文等人来说,过去的7天,需要调节的,不仅是5小时的时差,还有他们在也门炮火声中经历的紧张情绪。
“手机录下的枪炮声,一直不敢放给家人听”
讲述者:胡鰆文,33岁,重庆市公路工程集团驻也门工程项目经理
昨天一早,胡鰆文和同事们赶回位于渝北区龙湖西苑的办公室,经过近7天的休息后,他们恢复了工作。
“怎么样?”很多人这样问胡鰆文。
“没事,可以开工了。”他回答得很轻松,手上则不停刷新手机屏幕,查看也门最新的局势。
每天打开邮箱了解新局势
下午两点,胡鰆文打开邮箱。撤离也门前,中国驻也门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告知胡鰆文等中资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回国后,仍会通过邮件告知他们也门最新的局势。
胡鰆文他们再通过QQ群或者邮件,把这些最新情况转发给其他同事。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重返也门。
“我们负责的项目是也门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胡鰆文说,去年6月,重庆市公路工程集团以2.65亿美元中标也门的阿姆兰亚丁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北邻沙特、南抵亚丁,项目中标的路段全长42公里,双向6车道。
6月底,胡鰆文作为首批工作人员抵达也门。当时,也门局势已略显紧张,但他感觉自己是安全的。9月,当地发生过一次小型冲突,不久便平息了,“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再度爆发的战乱,竟会来得如此突然和猛烈。”
胡鰆文在也门的办公地位于首都萨那,而大部分同事则留在塔兹,两地相距200多公里。从接到撤侨通知到动身撤离,通讯一直处于不时中断状态,直到3月30日,他们被护送到红海边的荷台达港,9人才相聚。
最惊魂的一幕,也在此时发生了。“空袭又来了,炮弹落在海上,爆炸点就在几百米外,感觉地动山摇。”胡鰆文说,登上潍坊舰后,所有人都轻松了下来,“海军特战队员荷枪实弹保护我们,大家觉得很踏实,后来,官兵们还为我们准备了红烧肉和老干妈。”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