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河南启动专项工程抢救传统美术

时间:2015-03-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3月22日专电(记者 桂娟)河南省21日启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对省内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内的传统美术类项目进行调查摸底,探寻新形势下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和发展途径。

       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拥有数以万计传统美术项目的非遗保护大省河南,一些民间传统美术项目正在加速消亡,传承、保护后继乏人。

       该工程将按照“六个一”的标准,为每个项目和传承人建立一套纸质和数字记录档案、编辑一批书籍图录、拍摄一批项目和传承人的纪录片、征集一批实物和作品、建成一批专题展示馆、培养一批非遗保护人员,努力使传统美术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项目数量多,品种丰富,能工巧匠辈出。在第一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普查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0多万条,立项的线索2万多条,涉及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木版年画、剪纸、灯彩、刺绣、民间玩具等多个门类。

      目前,河南全省拥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浚县泥咕咕、洛阳宫灯、汴京灯笼张、方城石猴、镇平玉雕、滑县木版年画、汴绣、淮阳泥泥狗、麦秆剪贴等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和国家级传承人7名,此外,还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54项和省、市、县级传承人1200多名。

       据河南省文化厅主管非遗保护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项目消失速度加快,如陕县澄泥砚,在唐宋盛行时工匠艺人数以千计,能制作500多个种类,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50多名制作艺人,能制作种类近200种,但是目前仅存工匠艺人不到10人,制造种类不到120种,已处于濒危状态。一些珍贵的美术作品和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客观上加速了许多传统美术项目的消亡。

       由于传统美术多以手工制作为主,现有传承人年岁普遍偏大,传承保护后继乏人。在省级以上96名传统美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七成以上年龄在60岁以上,收徒难、传承难的情况相当普遍,有的传承人来不及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传承出去便撒手人寰。

       此外,部分项目传承保护与开放利用关系处理失当。由于一些传统美术产品有较好市场价值,过度商业开发导致传承工作走样变形,弱化甚至异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雕刻、绘画等手工作业的生产环节被现代机械方式所取代,使其失去传统性和本真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