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

时间:2015-03-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连续12年,江苏江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居于榜首,这个民营经济发达的县级市有30多家上市公司,2014年有10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被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走进江阴,环绕身边的并不是周边许多其他长三角城市常见的堂皇气派与咄咄逼人,反而流露着一种亲切与沉着的气质。或许,这与其“衣冠文物之邦、东南人文之薮”的历史一脉相承,“千古奇人”徐霞客,“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缪荃孙,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皆出于此地,难怪这里处处可见书香与音韵。

  文化是一种积累,绝非一时的打造所能成就;文化是一种氛围,每个人都是它的构成。江阴的历任主政者了解这个道理,于是有了江阴公共文化独特的气质,它不折腾,不闹腾,潜移默化,触手可及。也许,这就是公共文化本来的样子。

  所以,江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公共文化设施,并不是市区内总建筑面积达6.4万平方米的天华文化中心,而是无处不在的微小的阅读空间。早在1995年,江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以家庭阅读为引领,在全国率先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从“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建设到连续18年举办读书节,江阴大部分家庭已拥有1个书柜、2份报纸和300册以上的藏书。

  江阴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启动于2009年,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构建了以江阴市图书馆为总馆,以各镇(街道)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为基础,以企业、学校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但是,分馆的布点和设置是根据行政区划确定,而非按照服务人口数量进行布点,因此难以充分发挥服务效能;与此同时,江阴市不少社会力量有热情共同参与城市全民阅读建设。“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由此应运而生。

  “桥南小茶”是江阴“三味书咖”的首家试点,3000多册图书成了这里的“咖啡伴侣”。这些书由市图书馆统一配送,图书种类则根据咖啡馆顾客的喜好而定,因此阅读和借阅率都不错。主人胡玉霞是一家艺术财富管理服务中心的董事长,她说,咖啡馆总是要装修的,用书架和书籍来装点,既提升了咖啡馆的品位,又能让顾客有一个学习与休闲相结合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对于江阴市图书馆馆长宫昌俊来说,“书咖”的建设可不止于咖啡馆,目前他们正在与一家茶楼进行合作,根据这家茶楼的定位,图书馆有意把它作为一家特色分馆,所提供的图书都是有关艺术、设计等方面的。不过,虽然试点工作很成功,他们却并不急于大张旗鼓地推进。对此,江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钱晴的话很实在:“书咖”的建设是为了优化图书馆服务网点分布和功能定位,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每一个网点都需要扎实的调研和认真的论证,绝不能为了宣传效应而盲目地铺摊建点。

  季丰的“香山书屋”则更显露了民间的力量。虽然从未上过大学,读书却是季丰生活中最大的追求和享受。他把对于读书的信念推广开去,不仅在自己的企业中鼓励读书,还秉承“纯公益、全免费”的宗旨,于2011年创办了香山书屋。“第一次来,我们为您服务;第二次来,您为自己服务;第三次来,希望您为他人服务。” 这就是书屋的服务理念,以信任带动信任,以文明带动文明。就这样,书屋的读者成为阅读推广志愿者。现在书屋已拥有1000多名义工、30多支阅读推广志愿者团队。

  香山书屋外面有个24小时开放的读书棚,没有装锁,最后一个走的读者关灯、关空调、关门即可。夜深人静时,仍有很多读者在这里看书、交流;到了早晨,工作人员经常会在门口、书棚里收到读者的捐书。因此,书棚开放至今,里面的图书没有变少反而越来越多。现在书屋拥有书籍5万多册,一大半来自捐赠。

  除了提供书籍外,香山书屋每周都有固定的公益课程、公益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志愿者组织的,并吸引了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公益团队以及企业家参与,许多活动已形成品牌,如“江阴家庭教育论坛”“长者课堂”“爷爷奶奶您听我说”,以及针对外来务工子弟的暑期夏令营等。身为义工的江阴市第一中学校长蒋志远感慨道:“参与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对社会归属感的寻求。”

  2014年,书屋推出了漂流书箱示范点,目前已经走进体育中心、公园、学校、企业、银行、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等公共场所。季丰说,书因有人读才更有价值,以漂流书箱的形式推广公共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营造书香氛围,每一个捧书而读的身影,都会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

  当然,江阴的公共文化空间不止阅读。作为江苏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江阴市对城乡文化设施高起点规划,文化资源配置全范围统筹,空间布局不断拓展和优化,全市15个镇、街道均建成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所有村、社区均建有2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活动室以及3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文体活动场地。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实现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781平方米。

  月城镇是著名的小戏之乡,虽然只有4万多人口,文化服务中心的活动总面积却已超过了6000平方米,文化广场总面积超过了1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设施并非集中在一处,从而保证了群众就近就便享受文化的权利。月城镇每年都会推出许多品牌活动,比如“九歌月城民谣诗歌节”“戏曲票友大奖赛”“中华龙舟大赛”等。这些活动的背后,有每年镇财政至少100万元的文化经费,有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积极参与,其中仅品牌活动就筹资2000多万元,有众多业余文艺团队和特色骨干团队的带动,还有镇政府“从娃娃抓起”的戏曲普及举措。平日里,他们会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并推出“浓浓邻里情,和谐一家亲”主题活动,使村民们即使住进了楼房,还可以感受到传统的记忆和家乡的味道,从而保证了延续千年的文化的传承。

  这是江阴公共文化的缩影,正因为全民参与,江阴的群众文化活动呈现了活动系列化、内容多元化、影响广泛化的特征,并正在向分众化、精细化发展。也正因为全民参与,江阴群众文化创作屡屡绽放精品之花,很多地方存在着群文创作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而江阴的现状是:老一辈仍在辛勤耕耘,年轻的新生力量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江阴群众文化创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记者 李晓林)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