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

古代文人六面印透露出什么信息

时间:2015-06-01  来源:收藏快报  

  这是一方古代文人印章,其形制的工致巧妙,印文内涵的丰富,书法的遒劲,颇为罕见。此印青铜质,正方体,边长3.3厘米。六面均镂空雕刻印文,印文书体为小篆,各面印文分别为:“儒林直安之记”、“忠孝直安”、“号彧出”、“文行忠信”、“子子孙孙其永宝用”、“谨封”。此印的印文在功用上,似可分为名号章、箴言印、鉴赏章、书简印四类。其中,“儒林直安之记”、“忠孝直安”、“号彧出”应该是印主的私印印文。

  “儒林直安之记”的直安,即印主的名字。直姓是个罕见的姓氏,但古已有之:《姓氏考略》注引《国语》云:“‘晋之先有直柄。’为直氏之所出。”《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此当系出姬姓。”显然说直姓是黄帝的后裔。《姓考》则记载:“舜裔,直伯之后。”《国语》谓:“晋之先,直柄。”如此则当系出妫姓。不过追根溯源,则是黄帝后裔,因为妫姓出自黄帝之后。另有一说直姓应该是起源于鲜卑族的直勒氏,直勒氏晋代时有一部分改成了谢姓,也有一部分改成了直姓。直安前面的“儒林”二字,可作三种解释:一是印主的表字,即印主姓直名安字儒林;二是“儒林”是印主的郡望,即籍贯,那么,“儒林”便应该是地名了——隋代,全国设州(郡)、县。开皇三年(583),银州下设儒林县(在今天陕西榆林市南),大业三年(607),撤销银州,设雕阴郡(郡治今绥德),儒林改属雕阴,唐代因之,宋代则两度隶属于西夏政权;三是“儒林”二字是印主的官阶,为儒林郎的略写:按儒林郎,我国古代的官品,属文散官名位,隋文帝置。唐代为文官第二十六阶,正九品上,宋代为正九品上。儒林郎是虚衔散官,其官品升降不定,是一种有官名而没有实际职务和职事的官称。在上述三种解释中,笔者倾向于第三种,即“儒林”是印主直安的官阶。

  另据印文“号彧出”,可知印主之号曰彧出。古人既有“名”,又有“字”(表义),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其中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不过此印“彧出”,有些费解,其意待考。印文“忠孝直安”的“忠孝”二字,其意标榜印主忠于君国、孝于父母,这可能是当时朝野对印主的一种赞誉之词,更可能是印主直安对自己的自励之语。

  印文“文行忠信”一词,出自《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原意是孔子从文化、实践、忠心、诚信四方面教育弟子。文指文化知识,是学习的内容,行是德行修为,是行为的落实,而忠与信,是德行修养的两个方面,既需要学习以明理,又需要实践以落实。印主直安把这条儒家箴言入印,不仅铭记了自己的诫勉与追求,也透露出了印主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印文“子子孙孙其永宝用”,大约是印主钤盖在自己收藏的书画上的印记。“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本是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常用结束惯用语,唐宋以降,一些人借用入印,钤于纸绢典藏,以寄托希望后代能守望传统、千秋万代注重源流的深意。

  “谨封”,是常见于宋元时期信札中的一种书简印。在这类信札中,“谨封”与“顿首”、“再拜”、“拜启”、“敬启”等书信礼仪用语或者并用,或者单独使用,都是一种敬语。“谨封”印起初多用于信札的封口处,也称“护封印”,功用是防止别人打开偷窥信的内容;后来,有人则钤于书信末尾,与拜启或敬启相对,以示结束。宋、金、元各代均流行封缄用印,今天,从传世的一些书札中,尚可看到所钤印章中的这些词语。

  宋代文化艺术繁荣,上层社会雅好书画,官场上简牍不断,文人之间鱼雁往还;特别是由于书画庋藏的兴盛,印章还频繁使用于鉴藏活动之中,内容样式时有创新,或取郡望、或取官职,或重在审定、或旨在收藏,至北宋晚期,其风愈盛。这一时期,文人、书画艺术家辈出,书法、绘画等艺术珍品繁多。印章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与之密切相关,自然要进入其行列。因此,官印以外的姓名印、字号印、室名印、箴言章、闲章、收藏鉴赏印、形式多样为当时文人艺术家所独创,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的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印章,便产生了。而根据今天所见到的北宋晚期文人印章的实物、拓本,加以比较,本文所介绍的六面文人印章,应该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