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

考古揭秘:秦代的弩究竟啥样

时间:2015-05-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自2009年开始的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近日又有重大考古收获,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一件保存最完整的弩,尤其是弩上“檠”的发现,将此前见于史书却未流传的实物首次呈现在公众面前。

  此次发现的弩是位于一件陶俑的身上,此前,秦兵马俑坑已发现上百件弩,但这件保存最为完好,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其中,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130厘米,弓弦的直径0.8厘米,表面光滑圆润。据推测,弓弦的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其中弩机是青铜所做,目前还埋在土里未清理完。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领队申茂盛说,以往对于弩上附件的解释一直存有疑问,这次价值最大的就是首次明确了弩上的“檠”的作用,针对过去大家一直争论的问题,给出了一个比较接近现实的解释。

  据了解,过去对弩的结构的认识众说纷纭,尤其是“檠”的作用在学术界一直是个谜团。有学者认为“檠”是弩的辅助杆,但这样会把弩固定住而不能使用;也有人说是“韬”(装弩的袋子)的撑木,但这种说法也很快被推翻。申茂盛说:“此次我们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在对弩进行清理时,惊喜地在每根檠木上都发现了3个等距离小孔,小孔应该是用来穿绳子的,这样檠的作用的谜团也就解开了:打仗时弩是张开的,而在不用时如果保护不好就很容易变形,影响威力。檠就起到保护弩的作用,不使用弩时,通过这3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弩绑缚在一起,再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三角形,使弩在松弛的状态下不变形。”

  “由于气温干湿度变化较大,所以这类机械文物较难保留下来,形状虽然一致,但材料的基本性质已经改变了,因此还需要许多后续保护工作。”申茂盛如是说。

  弩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战争武器,其出现与发展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代表着中国古代的科学水平。大约在3000年前,我国就发明了弓箭,这是机械方面的一项重要发明,利用人在拉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力量,以瞬间爆发的形式将箭弹射出去。春秋时期出现了弩,其发射原理与弓箭相同,但比弓箭射得远、杀伤力强,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到汉代,弩机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弩有8种规格,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标准,并在弩机上留下了作工、锻工、磨工等人的名字。弩的出现基本意味着淘汰了战车作战。同济大学教授陆敬严说:“春秋时期战车发展到顶点,诸侯国之间战争就是比较战车的数量,对方看见大量战车出现就会溃逃。而弩的出现则是战马的克星,所以迅速淘汰了战车。楚汉相争时,已经基本看不到关于战车的记载。”

  据了解,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因此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通过几组射手轮番射击来保证发射频率。后来,出现了带有箭匣和活动臂的迷你连弩。在宋代,最强的弩称为床子弩,陆敬严介绍,这种床子弩形状类似于床,是以绞车为启动设备,用几张弓来增加它的弹射能力。檀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达览命丧床子弩的箭下,使契丹士气大挫。

  在现代战争环境中,弩由于在发射时无声、无光、无高热,既可隐蔽射杀目标,又能避免引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使其在现代反恐与特种作战场合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现代的弩由于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不同,比古代的弩要强很多,关键就在于弩的弩体和弩片比古代先进,同时在设计上吸收了枪的优点,改进了弹道。

  在一些地方,射弩是一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而在另一些地方,弩仍被原住民用作狩猎工具。“据目前一些资料表明,弩的制作工艺只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流传,如在中国云南一带作为狩猎工具,但制作工艺比较粗糙。”陆敬严说。一些户外运动爱好者也喜欢选择弩作为狩猎工具。在对鲸类的科研活动中,弩被用来作为一种取样工具。它能够安全地从鲸鱼身上取得鲸脂的活体样本,同时只对鲸鱼造成最小限度的伤害。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51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