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

甘肃哈萨克族传承民俗技艺 留住“文化乡愁”

时间:2016-10-26  来源:光明网  

 甘肃哈萨克族传承民俗技艺留住“文化乡愁”(图)

  图为哈萨克族“熊舞”表演。“熊舞”传承人阿西木身着狗熊衣服,用两根芨芨草棍分别顶在鼻孔与嘴角部位,象征狗熊的獠牙,在冬不拉伴奏下跳舞。 杨艳敏 摄

  “哈萨克族人在哪里,文化就在那里。我们的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们能分离。”这是现年44岁、生活在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阿西木·白达汉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自2009年起,阿西木除了做好护林员本职工作外,还作为“熊舞”传承人之一,先后培养学徒4人,旨在留住该民族的“文化乡愁”。

  “熊舞”哈萨克语为“阿尤毕依”,是人们在狩猎中观察到狗熊摆弄猎物的情景加以模仿而形成的,舞蹈动作十分逗趣。经过一百多年的流传发展,“熊舞”已独具风格。然而,现今该项舞蹈艺术却因为种种原因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图为哈萨克族传统刺绣商品。 杨艳敏 摄

  10月下旬,中新网记者走访阿克塞时,阿西木身着狗熊衣服,用两根芨芨草棍分别顶在鼻孔与嘴角部位,象征狗熊的獠牙,在冬不拉伴奏乐曲下排练舞蹈。期间,他先后模仿了熊出洞、寻觅、发现猎物、试探、获猎等一系列情节,不时上演梳理鬃毛、击掌、叫喊等形象动作,将狗熊的笨拙而又可爱、迟缓而又机警、憨厚而又聪明的矛盾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阿西木告诉记者,虽然他6岁时就跟随父亲接触“熊舞”,但因为没有舞蹈基础和如今上年纪等原因,跳舞时肩膀与膝盖看起来都不是很灵活;加之他只能在业余时间排练,时间相对紧张;培养学生时,场地也是问题。

  “目前,‘熊舞’的保护和传承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我希望能够带领徒弟们参与更多公益演出,让世界了解到哈萨克族还有这样的舞蹈,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这些是不能用报酬来衡量的。”阿西木如是憧憬。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喜东介绍,15世纪,哈萨克汗国成立后,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经过上百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该民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语言,还有独特的民族饮食和服饰、阿肯阿依特斯、哈萨克族手工刺绣、毡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灿烂。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哈萨克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其他各地一样,都存在传统文化逐渐丢失的危机。”王喜东坦言,特别是民族手工制作,它与现代工业制造相比耗力耗时,成本太高而没有竞争力,没有年轻人愿意做而走向失传。如:传统刺绣、毡房制作、刀具制作、马具制作、部分民族乐器制作等。

  图为哈萨克族传统毡房里的盛会。 杨艳敏 摄

  谈及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喜东称,近年来该县文化馆、博物馆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推出了“阿克塞文学奖”,每届由阿克塞支持100万元进行奖励,并探索尝试了哈萨克族体育竞技比赛,卓有成效。

  如今,哈萨克游牧民族从马背上实现定居,但依旧在搭建的毡房里进行“婚、丧、嫁、娶”。王喜东透露,阿克塞县正规划打造全世界的哈萨克族风情园,今后将更大程度地发掘自身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哈萨克少数民族灿烂文化。

  与阿西木一样,巴迪哈·巴合达里也深深热爱着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是阿克塞县有名气的刺绣艺人。2007年,阿克塞哈萨克族非遗保护行动启动后,她参与保护传承传统刺绣,还为此成立了刺绣合作社,雇佣待业妇女学习传统刺绣的绘图、裁剪、染色、勾边、填充、缝纫等制作工艺。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