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自主选择专业也是门技术活儿

时间:2015-03-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四川不少高校开始推行“大类招生”,即招生时不分具体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学习一年或半年后,对专业分类有了一定了解,再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需求等选择专业。

    专业选择的适当与否,不仅决定学生能否在大学里依照自己的兴趣学习,也决定了之后4年内将收获一份什么样的大学生活,甚至决定了未来就业的走向。但,目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读大学、选专业仍是在高考填志愿时“定终身”,甚至受到家长意愿的影响,未必能作出理性、合适的选择。

    此前,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新闻客户端、手机搜狐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10005人参加)显示,当初在报考志愿时,67.0%的受访者并不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67.9%的人承认,自己是“盲目的”;71.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92.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学生盲目选专业的情况很多,其主要原因有:高中阶段只注重学习,社会信息闭塞(57.9%),对高校专业了解有限(41.6%)。

    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推迟选择专业,给学生更多机会考察大学专业的内涵和实质,多一些缓冲和深入了解的机会,确实能避免选择上的盲目性,这种做法值得推广。但是,推行“大类招生”只不过是改革的第一步,还需要高校有配套的完善机制做铺垫,为学生自主、自由选择专业保驾护航。

    首先,应施行自由转专业的机制。当下,在转换专业时,一般各高校都会设置一定的考核和条件限制,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自由转换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去。据报道,中国科技大学是较早完全放开转专业的大学,已施行10多年;中国农业大学也于2011年开始推行“无门槛”转专业改革。

    其次,应建立、健全专业选择的指导机制。无论是“大类招生”,还是“无门槛”转专业,都不是将选择权完全下放给学生,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有较为清晰和准确的了解,很多学生仍然需要专业上的咨询和指导。

    2011年,上海大学也实行了“大类招生”,还完善了专业分流信息发布平台,向学生提供各类信息,如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科研资源、各类成果、专业学习要求,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去向、最低薪资、考研情况、出国留学情况等,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提供更多帮助。2012年,中国科技大学又成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其职责之一就是教学生如何选择专业。

    第三,要完善弹性学分制。让学生推迟、自主选择专业,还要允许有“试错”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应完善弹性学分制,不一定在大学4年内必须完成专业学习。据3月24日的媒体报道,美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美公立高校本科生仅有三分之一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所需平均时间为4.6年,私立高校比公立高校高20个百分点,53%的本科生可以正常毕业。据悉,美国学生无法按时毕业的原因之一就包括,在校期间转专业会让学生多花一到两个学期学习时间。

    最后,自由、自主选择专业并不是让学生“任性”而为,其根本前提仍是“宽进严出”,高校应坚守这个底线原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才是专业选择放权的终极目标。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